天津武清区:林下生“金” 金蝉养殖铺就群众增收致富路
来源:
学习强国
2025-07-11 10:06:05
七月的雷雨过后,泥土松软,蛰伏多年的金蝉纷纷破土而出。 夜幕降临,武清区河西务镇东白庙村的牧野欢歌家庭农场内,手电筒的点点光亮在70余亩的林间流动,宛如夏夜的萤火。游客们弯着腰,目光在树干和草丛间搜寻,不时传来惊喜的呼声。 “妈,这有一只!”一个男孩屏息蹲在树干旁,小手迅捷伸向树干,再亮出时,手指捏着一只奋力弹动的金蝉,小桶内,窸窣声渐密。随着时间的推移,林间蝉鸣声和找到金蝉的惊呼声此起彼伏。 农场负责人鲁国红打着手电巡视林间,脸上掩不住笑意:“夏至到入伏是采收黄金期,现在每亩地每晚能出7000多只。”她随手摘下一只爬在树上的金蝉说:“别看这小家伙不起眼,浑身都是宝。” 这些“地下黄金”正创造着可观的经济效益。每只售价0.8至1.2元,往往刚出土就被预订一空。更难得的是,金蝉体内蛋白质含量高达72%,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就连蜕下的蝉蜕,都是中医眼里的宝贝,具有疏风散热、定惊解痉的功效。 从武清城区特地驱车到河西务镇的王女士正带着放暑假的孩子穿梭其中:“带他来体验我的童年,也让他感受这份大自然的乐趣。”像这样的亲子组合在农场里随处可见。 据鲁国红介绍,自金蝉园开始营业后,每晚都有游客慕名前来,上周日单晚就来了十组家庭。这片昔日的寂静林地,如今成了承载欢乐与记忆的网红打卡地。 金蝉养殖,是一场需要耐心与远见的博弈。金蝉幼虫深埋地下,依靠吸食树木根系汁液生长,周期长达2至3年。这意味着前期巨大的林地整理、种苗投放、日常管护投入,在最初两年几乎只有不停投入。 鲁国红看准了林下经济的巨大潜力。作为山东顺利黄金蝉养殖基地的金牌合作商,她引入科学的种养模式:选择根系发达、出蝉率极高的柳树作为“宿主”;精确控制蝉苗的投放密度与深度,“2024年就产了7万多只,2025年产量只多不少!”鲁国红介绍。 借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这些“地下黄金”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向全国。农场的工人们将金蝉用矿泉水仔细清洗,再通过冷链发往各地。“今晚发出,明天就能在北京、河北的餐桌上见到它们。”鲁国红骄傲地说。 “我希望能带动更多乡亲一起掘金这片‘地下宝藏’,让金蝉养殖成为河西务镇的特色产业。”鲁国红说道。除此之外,周边村的村民闲暇时间也可以到鲁国红的农场工作,“晚上帮我们摘金蝉”。对于农村老人而言,这份“林下掘金”的工作没有什么劳动强度,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夜色渐深,但欢乐仍在继续。烧烤区的炭火映红了人们的笑脸,新一批金蝉正在油锅里发出诱人的滋滋声。这个夏天,在这片神奇的林地里,人与自然完成了一场完美的邂逅。(学习强国作者 仲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