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溪流韵“情”绵长——昭君故里见闻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2025-07-18 11:11:14

在巫山山脉与大巴山余脉交汇的山间盆地里,坐落着一座古称“高阳”的古夫镇,这就是“环邑皆山,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中”的湖北省兴山县县城。

兴山是我国历史上和平使者、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的故乡。穿过2000多年历史,在昭君出生、成长的这片土地上,昭君故事是否还被人记起、颂扬?

郑渝高铁兴山站前昭君像。(除署名外本组图片均由兴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日前,记者走进兴山,寻访昭君遗迹,聆听昭君故事。几天走访感受到,在这里,昭君文化精神在香溪河畔流韵溢彩,“和美”文化熏风清扬,富美乡村展开动人画卷,这是昭君文化的千年历史回响。

遗址遗迹:“昭君并未走远”

从郑渝高铁兴山高铁站出发,沿香溪大道行驶不到2公里,就来到昭君广场。远远看到一尊高高矗立的汉白玉昭君雕像,走近看,高高的发髻、丰润的脸庞、明亮的眼睛、上扬的嘴唇、挺拔的身姿、飘曳的裙裾,活脱一位绝代佳人。

从昭君广场西侧的妃台路往西拐,就来到昭君路,走不远就到了县城最大宾馆昭君山庄。兴山县文联主席张学元告诉记者,昭君深受兴山群众爱戴,这座三峡库区移民搬迁新建县城,处处可见昭君印迹:主干道叫昭君路,最大广场叫昭君广场,所产醇香美酒叫昭君故里酒,所产白茶叫昭君白茶,所产核桃叫昭君核桃……

更多历史遗迹在乡野。第二天上午,从古夫镇向南出发不久,驶过可观山景、望长河的“最美水上公路”,就来到古夫河与南阳河交汇处的昭君桥。

“香溪发源于神农架,但从这里才是真正的香溪。香溪在中国文化史上可谓如雷贯耳。如诗如画的香溪淌过昭君门前,又淌过屈原门前,再注入长江。两地相距不过20公里,只不过昭君比屈原晚了300多年。”张学元说。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昭君村。

香溪水清澈甘甜,人们生活、灌溉、饮用、浣洗,片刻不离,故名“乡溪”。唐代张泌《妆楼记》说:“(明妃)临水而居,恒于溪中盥手,溪水尽香,今名香溪。”过昭君桥,沿香溪河上溯几百米,走过琵琶桥,经过昭君浣纱处,就来到昭君村。

昭君村背靠纱帽山,前临香溪,全村300多人一半以上姓王,据传是昭君亲族后裔。昭君约公元前53年在这里降生,公元前36年进入汉宫。导游谭金娥介绍,昭君村原名宝坪村,宋代建有昭君院,明清时期多次损毁多次复建,20世纪80年代修葺复建,逐渐完善成4A级景区。目前年均接待游客60万人次,正创建5A级景区。

昭君出塞的故事,从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咏怀古迹》,到宋代《太平寰宇记》《闻见后录》,都有关于这个村的描述、记载。“村中有遗老,指点为我言。”公元818年,白居易在赴任忠州刺史途中,曾来昭君村寻访并作《过昭君村》。

昭君村景区依山而建,是仿汉风格建筑群,内有昭君宅、昭君书院、昭君纪念馆等展区。昭君纪念馆馆名由郭沫若题写,馆内收藏陈列出土文物,展现昭君生平与和亲历史,并展示昭君传说、兴山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行走昭君村,可见多处胜迹:昭君挖掘的“楠木井”,至今仍在使用;大旱年月开凿从不干涸的娘娘泉,仍有泉水冒出;还有昭君刺绣梳妆的“梳妆台”,抚琴作赋的“抚琴台”,登楼赏月的望月台……20多处遗址遗迹,让人满怀遐想,流连忘返。

万绿丛中,昭君宅里昭君雕像亭亭玉立。雕像由呼和浩特市政府1986年赠立,由内蒙古著名雕塑家张恒创作,完成后由呼和浩特运送至昭君村。当年出塞的是有血有肉的昭君,荣归故里的是不朽的“昭君”,送雕像的内蒙古同志戏称:“还你一个王昭君。”

返回昭君桥,拾级而上,就来到昭君村斜对岸的妃台山。山顶建有修葺一新的昭君台,“乡人怜昭君,筑台而望之”。站在昭君台上,香溪碧水从山脚绕过,东面依山而立的昭君镇尽收眼底,西北面是美丽宁静的昭君村。

妃台山南麓的山塆里,静卧一个小村子陈家湾村。村中有个昭君别院,据传为昭君在此生活过。从昭君台下山,穿过柑橘飘香的果园,就来到昭君别院。昭君别院有传统的天井屋、土坯房,也有西式酒吧、咖啡店、奶茶店、民宿和农家乐,是网红打卡点。村支书李晓娇介绍,村里以发展农家乐为突破口,带动电商、民宿、土特产、柑橘采摘等产业发展。截至目前,昭君别院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00多万人,实现综合收入约1200万元。

从昭君别院沿南侧山路下山,公路边有一处湿地,立有小礼溪石碑,上刻:“昭君别乡,故土难离,行礼溪涧,记名传颂。”汽车沿香溪河往南继续行驶不到3公里,“大礼溪”石碑赫然在目。大礼溪是注入香溪河的一条小溪,上游不远处有个村叫大礼村。据传,昭君别乡,方圆百里乡亲来相送。船行至此,恋恋不舍,行一小礼;故乡渐行渐远,昭君泣不成声,行至船头,面朝家乡行一大礼。故名“小礼溪”“大礼溪”。

被网友誉为“最美水上公路”的古昭公路。

香溪对岸的昭君镇,为三峡库区最后一个整体搬迁重建集镇,是兴山老县城所在地。2004年因三峡蓄水筑堤造地,由海拔156米回填至177米,2009年落成后更名昭君镇。行走昭君镇,上马墩、下马墩、香溪口、浣纱广场、思乡路等与昭君传奇故事相关的地名,如繁星绽放香溪两岸。昭君镇党委书记邹明虎介绍,昭君镇是全国特色小镇,一系列文化景观、文化遗迹,将沿途5个村庄紧密相连,共同讲述久远的昭君故事,全镇9个村2个社区都有文旅打卡点,三分之一的人吃上旅游饭。

沧海桑田,有的历史遗迹,如昭君祠、昭君庙、昭君渡已荡然无存。有的原址仍存但难睹旧貌:“昭君浣纱遗珠于此”的珍珠潭,溪水喧腾不息对昭君思念长存天地的响(想)滩。昭君娘娘、桃花女、鸽子花、胭脂柚等民间传说仍口口相传……

记者行走兴山,就像踏入充满诗意与历史韵味的世界,一山一水一物都沾有昭君的灵气,镌刻着对昭君的记忆和怀念。一个个地名、传说,还原出一个个触手可及、举目可见的活泼泼生活场景,让你感觉昭君并未走远。

昭君文化:2000年来弦歌不辍

公元前33年正月,昭君出塞和亲。和亲后,北方边境“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汉元帝为庆贺与匈奴结下兄弟情谊而此后边境再无战事,改年号为竟宁。

和昭君有关的遗址遗迹众多,分布范围遍及全国,昭君文化有着深厚群众基础。2000多年来,昭君出塞是富有生命力的历史话题,人们不断用史书文献、诗词歌赋、小说戏曲、民歌传说等怀念赞美昭君,成为“滚雪球”式成长的文化现象。

据宜昌昭君文化促进会统计,历代正史方志、地理游记、文史笔记等涉及昭君的达数百种;历代歌咏诗词超过1000首,作者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欧阳修、苏轼、陆游等;说唱、散文、绘画、雕塑、民间故事、影视剧等不计其数;唐代画家阎立本、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仇英、唐寅及清代著名画家都有相关画作。昭君相关戏剧达48种。

沿着“史实昭君”“文学昭君”“艺术昭君”轨迹发展,历史上有美女昭君、悲怨昭君、使者昭君、福德昭君等不同形象。张学元说,无论是战乱时代,还是和平时期,人们都可从昭君出塞中发掘不同含义,从中找到人生共鸣,“借昭君故事浇自家心中块垒”。

昭君村景区全貌。

在兴山,昭君传说有五大类17个品种:昭君生活、别乡的地名传说,勤劳善良造福乡土的传说,反映美好事物的传说(如桃花鱼、彩石溪、鸽子花),反映故乡人们思念昭君的传说和古典文艺作品的传说。昭君故事在兴山家喻户晓,每个人都能讲出好几个昭君故事。

“姑娘住在宝坪村,村后纱帽山,常年生白云……村前有条古老的河,奶奶给我说,昭君传说用船拖,大船装不下,小船帮助拖,屋里还有几大摞。”古夫镇龙池村八组的“非遗传习所”里,李作权随口唱昭君。

李作权今年76岁,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王昭君传说”、省级非遗项目“兴山围鼓”代表性传承人。他身体健康,开朗健谈,兴山民歌、各种民俗表演样样精通,信手拈来。

“我这一辈子,就是说昭君、唱昭君、演昭君。”李作权说。除了整理昭君故事和唱本,他还给有兴趣的村民教授非遗技艺,学徒超过400人。上百万人听他讲过、表演过昭君故事。“昭君是长江的女儿、草原的母亲、和平的使者,要让昭君文化代代传承。”

兴山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有王昭君传说、兴山民歌、兴山薅草锣鼓等。兴山县文化馆馆长舒琼介绍,兴山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项目3个,省级5个,市级7个,县级71个。155名代表性传承人,以不同形式传承昭君文化。

近年来,兴山连续举办多届“昭君文化国际论坛”“昭君文化高层论坛”,全国各地专家和本土学者深入研究昭君文化,形成近百万字研究成果。《昭君文化研究丛书》《昭君村的社会与文化》等十余部研究著作相继面世;《昭君有礼》《昭君漫谈》《天边蛾眉月》等文艺作品陆续出版。有关方面开展田野调查、收集整理一批昭君传说故事。

位丰宁巴彦图古尔山麓的滦河源。郭晓勇摄

在兴山,两年一度的“昭君文化旅游节”是富有影响力的群众文化活动,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湖北等昭君出塞和亲路沿线5省份10市专家学者、社会团体、昭君文化爱好者,与当地群众一起研讨、传承昭君文化。

据传昭君出生于中秋节。兴山连续多次举办“中秋月圆忆昭君”系列活动,包括千人颂昭君活动、民歌大赛、京剧晚会、广场舞大赛、“昭君故事我来说”、“千秋昭君”系列展等。

“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更好地传承弘扬昭君文化。”兴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万茜说。

近年来,兴山面向全国举办“昭君颂”作曲谱曲大赛、广场舞大赛、民歌大赛、老年合唱大赛、昭君故里寻昭君等活动;开展以昭君文化为题材的文学、楹联、书法、美术、摄影、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电影、电视剧、话剧、动漫等文艺创作活动。

通过文艺作品演绎昭君文化,让人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洗礼。历时3年打造的大型诗意歌舞剧《昭君出塞》环球巡演;大型情景剧《昭君别乡》《香溪情》常年在景区旅游旺季演出;当地文艺工作者创排昭君“三字经”、《昭君回娘家》穿越剧等文艺作品;大型历史舞剧《昭君》、秦腔历史剧《昭君行》相继上演。

如今,昭君文化进入兴山中小学校本课程,并纳入党校培训课程体系,持续开展昭君文化系列讲座,昭君文化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每年举办系列活动60多场。

为进一步传承昭君文化,当地成立了宜昌昭君文化促进会,专门负责昭君文化学术研究、文艺创作、交流传播和产业融合,并组建专门研究机构“三峡大学昭君文化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也有类似机构。2024年11月,《月出皓兮——昭君故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项目入选第十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年度项目大展”。

昭君精神:点亮和美兴山

兴山古属楚地,2317多平方公里内耸立着3580多座山峰,流淌着156条溪河,山的刚强、水的包容、村的秀美滋养了昭君。“和美、诚信、开放、图强”,“能扛事、有担待”的新时代昭君精神,成为点亮兴山的精神力量源泉。

湖北大学教授蒋方等专家分析认为,昭君远嫁前后,肯定有哀怨,有无奈,但更有一份决绝、志气,这源于昭君生长于山野,受屈原文化影响,有深厚爱国担当、刚强自胜的文化基因。曹禺先生如此写道:“我淡淡妆天然样,就是这样一个汉家姑娘,我款款行走我从容走。我把定前程我一人敢当,怕什么!”

因为三峡工程,兴山县城要搬迁。兴山人不急不躁,组织100多名专家,三次大规模修编规划,一遍一遍推倒重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标准管理,历经近9年,终于建成建筑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的山水园林城。

图为兴山县香溪大道。

在兴山,有一家堪称传奇的县属国有企业兴发集团。兴发集团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1999年12月,兴山汇集全县县属企业80%固定资产,组建兴发集团,集中资源力量做大做强。经过几十年发展,兴发成为全国最大精细磷化工企业,2024年销售收入达618亿元,也是中国500强企业中唯一县属国有企业。

兴山磷矿资源品质、富集程度都不及邻近县区,为什么能做大做强?“外面的世界很大。昭君精神激励我们思想开放、目光远大。”兴发集团董事长李国璋说,“长期以来,兴发聚焦磷、硅主业,艰苦奋斗,持续实行产品个性化、绿色化、高端化、国际化,保持行业领先。”

“兴发的成功,县里始终如一的支持是基础,但昭君文化精神影响不言而喻。”曾担任兴山县委书记的吴开保说,没有兴发,兴山可能就是宜昌最穷的县。兴发始终没有忘记强县富民的初心使命,在昭君“担当、奉献”精神指引下,培育一支务实创新的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保持山里人淳朴诚实、吃苦耐劳的品质,形成“诚信、实干、创新、精准、合作、本分”的企业文化。

兴山是山区县,23万多亩耕地中绝大部分是“挂坡地”,发展传统种植养殖产业困难。“兴山群众发扬昭君精神,勤劳务实,敢想敢干,探索出山区精品农业致富之路,逐步实现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兴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羚犀说。

近年来,兴山立足垂直海拔落差大的立体气候条件,走“小规模,精品化、生态化”之路,因地制宜打造“高山烟叶蔬菜、半高山茶叶核桃、低山柑橘水果、全域生态养殖”产业发展格局,形成“柑茶菜烟畜果”六大主导产业。

兴山农民用自己的双手,在25度甚至60度以上坡地建设11万多亩精品柑橘园。行走香溪河谷,处处可见翠绿满坡、橘香缭绕的果园。据介绍,兴山一年四季皆有果,80%的种植户年收入超过5万元,40%超过10万元,高山地区烟叶种植户户均收入超过16万元。

“都是山地,勤劳肯干才能致富。”昭君镇陈家湾村村民林泽主今年70岁,管理着150亩柑橘园,还养了80多箱蜜蜂,一年纯收入40万元以上。他说,他的柑橘园有十几个品种,四季都有果收,剪枝、施肥、除草、打药、采收忙个不停,每天很充实。

“我们这里的人,勤劳是一种习惯,全村1305人,60岁以上330人,90岁以上5位。村集体经济收入去年达150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25000元,是中国最美乡村、中国人居环境范例村。”昭君村党支部书记张世娥介绍,老人只要身体允许都会上山干活。仍在上山干活的94岁老人贺珍修说:“90岁的人,怎么能不干活?”

勤劳务实,广开门路。昭君镇是弘扬昭君文化、打造昭君品牌核心区域。镇党委书记邹明虎介绍,低海拔种柑橘、中海拔种茶、高海拔发展蔬菜和烟业的同时,还因地制宜,“一村一品”发展葡萄、枇杷、脆李、胭脂柚等小水果。

茶业也是兴山特色产业,全县共有茶园6万多亩。据传,幼年昭君时常携篮采茶,“汲楠木井之水,耳壶泡之,如白鹤亮翅”,“昭君白鹤茶”由此得名。目前,该县白茶种植面积超2万亩,白茶产业引领,“茶光旅”融合,带动3000多户茶农增收致富。

兴山人推崇昭君文化的“和”,敬仰昭君的“美”,也努力让乡村美,乡村富。昭君镇、榛子乡获评美丽城镇省级示范乡镇,建阳坪、伍家坪、黄粮坪等村被表彰为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县打造全蓝莓部落、蜜蜂小镇、岩上茶居、水月时光等农旅融合网红打卡点30多个。全县成立86家“兴村公司”,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村集体经济全部过10万元。

据统计,2024年兴山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36元,城乡均衡发展,城乡比为1.99,位居宜昌市山区县前列。这个人口仅14万多人的山区小县,2024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过13亿元,人均居全市山区县第一。

讲大局,讲奉献,做好人。三峡工程建设,兴山搬迁一座县城、3个集镇、60家企业、3万多移民,全部提前到位。先后涌现荆楚楷模、湖北好人等先进典型人物,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中国好人9人、省级好人典型13人、市级122人(组),产生一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典型。

兴山县政协主席、昭君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克品说,昭君文化是荆楚文化重要标识、长江文化高地,其精髓是“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爱国奉献”。兴发集团故事、乡村振兴故事和移民搬迁故事,都是新时代昭君文化精神的生动注解。

余韵绵长:让昭君文化走向世界

2000多年前,昭君泪别汉宫,化身历史红线,远嫁匈奴。今天,“昭君出塞”沿线地区以昭君为纽带,开展多方面合作。今年7月1日起,汉口站始发至呼和浩特东站的动车组列车开通,又为昭君娘家人、婆家人交流开辟新的便捷通道。

宜昌昭君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吴开保说,昭君是融形象美、心灵美于一体的伟大女性。千百年来,不论昭君被人称颂,还是被人误读,兴山人对昭君的热爱从未改变。昭君文化余韵绵长,研究者、爱好者及文化传播者队伍越来越大,交流越来越频繁,影响也越来越大。要发扬开放、合作、包容精神,让昭君文化“走向大众,走向社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图为国外昭君文化爱好者在昭君村参观。

作为娘家人,兴山始终以弘扬昭君文化为己任。近年来,相继牵头成立“昭君出塞”路沿线文旅联盟、政协主席联盟、民族工作部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盟和媒体联盟。沿线河南、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地及西安宣平里、榆林红碱淖、朔州青钟村、鄂尔多斯昭君城等地团结联谊、交流合作紧密,“湖北少年进草原,草原少年看长江”等活动,让人们实地探访、面对面交流,感受昭君文化风情。

“昭君和亲路”已成新时代民族交融典范和特色精品旅游线路。线路从昭君出生地湖北兴山,到出嫁地陕西西安,再到和亲地内蒙古呼和浩特,串联38个城市130多家5A级、4A级旅游景区。据不完全统计,84家昭君文化旅游联盟成员单位相互输送游客超10万人次。

兴山县还以台湾苗栗县供奉王昭君这一传统为切入点,连续举办两岸漂流友谊赛、招商座谈、汉服巡游、拜谒昭君、昭君文化研讨等系列活动,增进两岸同胞情谊,兴山县被授予“湖北省对台交流基地”。

昭君文化是对外交流的桥梁纽带。2020年疫情期间,蒙古国向兴山昭君“娘家”捐赠2000只羊。“亲人般的感情,历经2000多年岁月没有淡化。”昭君文化国际论坛吸引日本、韩国、法国、波多黎各、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专家参与,日本、法国、韩国都有昭君相关专著出版。2023年中秋节,由中国侨联主办的“亲情中华·同一个月亮”活动,把昭君文化推介给世界各地华人华侨。

“昭君出塞路成为新时代民族交融典范和特色精品旅游线路,也激发昭君娘家乡村‘种文化、美颜值、兴产业’的积极性。”兴山县文旅局局长陈辉说,昭君故里越来越美,“屈原昭君故里”非遗之旅,是湖北唯一入选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今年以来,兴山还打造“昭君有礼”农特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开发“昭君家宴”“昭君回门宴”等主题宴席,腊蹄子炖昭君眉豆、兴山炖盆、香溪醪糟、懒豆腐……让游客品尝昭君家乡特色。

图为国外昭君文化爱好者在昭君村品尝传统土法酿造的美酒。(兴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昭君文化滋养、造就兴山之美。兴山以昭君文化铸魂,大力建设香溪国家级文化走廊,山上康养度假和山下旅游观光联动,打造一批网红打卡点和微度假地,形成“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全域旅游格局。

“2024年,兴山接待游客突破1100万人次,综合收入73.6亿元,今年力争旅游人数突破13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亿元。”万茜说。

兴山是湖北神(神农架)武(武当山)峡(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上的中心腹地和重要节点,随着宜兴高铁联络线即将建成,将有两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两小时连通重庆、郑州、武汉、西安,4小时直达北上广深,成为“远方不远”的“快旅漫游”理想地。

“湖北省委提出推进荆楚文化传承工程,推动昭君出塞等故事响彻全球。我们将聚焦深厚的昭君文化底蕴、丰富的生态资源,打响昭君文旅品牌,持续讲好昭君故事。”兴山县委书记曹宏伟说。(记者黎昌政)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