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社 2025-07-29 16:30:08
“伟大的卢沟桥也许将成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发祥地了!”这句振聋发聩的预言出自一位时年25岁的战地记者,公认的卢沟桥事变报道第一人——方大曾。
1912年,方大曾生于北京。读小学时,母亲用7块大洋给他买了一架相机,从此,相机成了他形影不离、患难与共的伙伴。
1937年7月10日,卢沟桥枪声响起仅三天后,方大曾就骑着自行车,冒险抵达宛平城和卢沟桥前线。 他采写的《卢沟桥抗战记》及拍摄的照片,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全民抗战开端的第一手图文报道,震撼人心。
此后,方大曾毅然投身华北战场最前线,连续发回《前线忆北平》、《血战居庸关》等一系列战地通讯,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下中国军民浴血抗战的壮烈场景。
然而,就在他发出这些宝贵报道后不久,1937年9月,方大曾在河北蠡县寄出最后一篇报道《平汉线北段的变化》,随后便在弥漫的硝烟中神秘“失联”,踪迹全无。
这位天才战地记者,在抗战烽火中闪耀,又如同流星般消失,留下一张张照片轻轻诉说着那段历史。
策划:刘金海
记者:牟宇
制作:丁赫
编辑:方欣、徐嘉懿
北京市解除雷电黄色预警 傍晚仍有分散性雷阵雨
优化流程、加快进度 积极做好防汛救灾保险理赔 “真金白银”暖民心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周叔屏:弃商从戎 赤胆忠魂
一分钟,带你了解抗战摄影师|方大曾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从会议桌转向田间地头——新疆精河县农技干部蹲点助农见闻
征收高额港口费以重振造船业?美国政策乱象或加剧航运业动荡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挂牌!我国形成三大央企汽车集团
河北承德滦平县马营子乡全力打通生命通道
密云水库下游潮河沿线泄流情况总体平稳 35个村12530户居民恢复供电
搜救转移、保供保电、抢修抢通……攥指成拳向“汛”而行 打赢抗洪救灾“遭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