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网 2025-08-19 17:46:57
新华社武汉8月19日电 题:101岁抗战老兵李德富:“不敢称英雄,只能说英勇”
新华社记者李萌萌
八月江城,热浪翻滚。
窗外蝉鸣阵阵,刚刚过完101岁生日的抗战老兵李德富,缓缓放下早已泛黄的军装旧照,向前来拜访的记者回忆起80多年前的抗战往事——
1938年,鲁南大地。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使得大量工人失业,在铁路部门做工的李德富和父亲也失去了收入来源,一家人陷入困境。
“赶走小日本,不当亡国奴。”1939年,年仅15岁的李德富跟随父亲,加入了当地一支由十几个失业铁路工人组织的抗日队伍。“我们拧下螺丝,拆开铁轨,摧毁日军的运输火车。”李德富回忆。
后来,李德富和父亲又加入了八路军。父亲被任命为班长,李德富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
“能加入打鬼子的队伍,我觉得特别光荣。”李德富告诉记者,他们一边练打枪,学文化;一边跑遍各个村庄,开展宣传动员,组织群众一起反抗日本侵略者。
1940年,李德富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一次,上级下达命令,要求我们拔掉一个日军据点。”李德富回忆,那个据点由于地势原因,易守难攻。
“打鬼子就要不怕死,决不当孬种。”李德富和战友们冒着敌人绝对优势的火力,猛攻猛打夺取了据点,还活捉了数名日军。
1943年,李德富被派往后来有着“铁道游击队”之称的队伍担任中队指导员。
“我们扒火车、炸桥梁、断铁路,破坏日军的运输线、截获日军的军火物资,就像插入敌人胸膛的钢刀,打得敌人魂飞胆丧。”李德富回忆道。
为了对付铁道游击队,日军组织了一支队伍伪装成“游击队”,到村子里挨家挨户敲门,谁给他们开门就将谁当作铁道游击队的情报员,先后有十几名群众被捕。
李德富和战友们紧急追击这支假“游击队”,在其回撤途中设置了伏击圈,将他们全部歼灭,并救下了被捕群众。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一年冬天,作为铁道游击队的一员,李德富亲眼见证了让他终身自豪的一幕:沙沟火车站,千余名日军向他们缴械投降。
1980年离休后,李德富成为一名义务宣讲员,经常深入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讲述抗战经历和革命优良传统。
“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在武汉市武珞路小学,李德富向一群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们道出自己的期盼。
“向您致敬!你们的英雄事迹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每当有年轻人向李德富表达敬意,这位老兵总呢喃着:“不敢称英雄,只能说英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