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央视网 2025-08-29 14:08:59
央视网消息:近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简单来说,就是一些传统学科专业可能跟不上时代了,而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行业又急缺人才,因此需要给大学的专业来一次“洗牌”,让学生们的所学更符合社会所需。
教育部启动急需学科专业超常布局机制
为快速响应国家战略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教育部启动急需学科专业超常布局机制,打破传统三年一轮的学位授权审核限制,支持一批高校“先行先试”。
低空经济领域支持高校“先行先试”
比如,在低空经济领域,目前已支持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设置“低空技术与工程”目录外一级学科,支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设置相应的二级学科,实现“今年布点、今年招生”,以最快速度填补人才缺口。
增设“国际邮轮管理”等29个专业
此外,根据教育部更新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共增设“国际邮轮管理”“健康与医疗保障”“智能视听工程”等29种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本科专业。据统计,2024年度,全国高校新增相关本科专业点1839个。同时,对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进行大刀阔斧的优化,撤销本科专业点1428个、停招2220个。
上线“人才天气预报”数据驱动人才培养
为破解人才供需矛盾,教育部牵头建设的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目前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它就像一个人才市场的“天气预报”系统,整合多方数据,推动人才培养从“经验决策”转向“数据驱动”。
教育部研究生司副司长栾宗涛介绍,教育部指导各地积极开展学科专业设置与区域发展匹配度分析,尽快发布本地区急需学科专业清单和学科专业预警清单。
数据透视高校新增专业新趋势
又是一年开学季,我们从十年间数万条和高校专业相关的数据中,发现了高校新增专业的新趋势。
高校专业设置紧跟社会经济发展步伐
2013年,中国首次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小语种专业开始迅速扩容;2017年,人工智能与数据要素成为增长引擎,智能科学与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专业在校园密集落地;而到今年,近800所大学新增设了1800多个专业点,新增的四个交叉工程门类下的专业,几乎都瞄准了科技最前沿。
冰雪经济 宠物经济等催生新专业
一些新兴社会现象也被快速吸收到专业设置中。冰雪经济火了,就出现了“冰雪舞蹈表演”;宠物经济兴起,“伴侣动物”专业也应运而生。热词变成课表,课表变成产业,这正是大学与现实共振的节奏。
自动化机械等工科“老专业”再次热起来
数据还显示,一个趋势正在重新变得清晰,那就是传统工科又“热”了起来。电气、自动化、机械这些听上去“很老”的专业,因为新能源转型、先进制造,再次站上了热门舞台。而与此同时,跨界复合型专业也在不断升温:教育叠加人工智能,艺术叠加科技……这些专业培养的是真正能适应未来变局的“多面手”。
学科专业与区域发展如何同频共振?
我们把数据进一步拉开,去观察全国不同城市的专业新增趋势,结合地方政策和工商数据做了比对,发现年轻人的选择正在和城市、产业、国家的发展方向同频共振。京津冀新增的大量数字经济与大数据专业,与北京8万多家数字经济企业形成互相呼应;安徽锚定汽车产业为首位产业,全省5所高校新增智能车辆工程,正好补上产业链的拼图;湖北新增智能建造专业全国最多,直接对接城市建设的新需求。高校专业的发展已经和一座城市、一条产业链、一个国家的方向紧紧咬合。
河北干部群众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英雄的土地上,奋斗谱新篇(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南方多地高温持续“在线” 暖心举措为劳动者送清凉保民生
驻华大使看上合 | 白俄罗斯驻华大使:平等、尊重、共识是上合的独特之处
从“要我跑”到“我要跑”——青少年暑期锻炼观察之二
新华社权威速览|外交部详解坚持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旅新探 丨这座太行小城 何以“绣”起鹊桥
世锦赛:混双8强国羽占3席 石宇奇陈雨菲成功晋级
文旅市场多元供给让夏日经济持续升温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这座国际机场,凭什么这么“快”?
江苏检察机关依法对刘满仓涉嫌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案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