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赋美乡村,激活振兴动能

来源: 农视网 2025-09-26 15:48:22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年)》,为未来三年乡村文化建设绘制了清晰蓝图。这一方案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更是以文艺之力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举措。

图片

八角.png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气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方案》准确把握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以“文艺赋美”为抓手,激活乡村文化潜力,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乡村延伸。它不是简单的文化下乡,而是通过系统性、持续性的文艺浸润,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文艺形式和内容唤醒乡村文化自信,培育乡村文明新风,为农业强国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图片

图源:海南日报

文艺赋美乡村,核心在“以文铸魂”。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方案》强调挖掘优秀农业文化深厚内涵,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创作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开展“我们的中国梦”等品牌活动,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文艺实践,用艺术的形式讲好新时代山乡巨变故事。2023年,“海南白沙黎族山兰稻作文化系统”成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当地通过合作社带动,将山兰稻种植面积扩大到4500亩,创办山兰文化节,吸引游客体验黎乡风情,发展山兰酒产业,让千年农耕文明在“活态传承”中焕发新生。江苏省涟水县南集镇范荡村乡土艺术团成立18年来,聚焦移风易俗,创作了小品《出礼》《问路》、小淮剧《亲家和》等群众喜爱的节目,还将党的理论政策融入小品、快板、说唱等艺术表演,通过“百姓大舞台”文艺演出等形式展现给村民。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浸润,能够有效强化农村思想阵地建设,推进乡村文化发展,筑牢广大农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文艺赋美乡村,关键在“以艺赋美”。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方案》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农民自主开展文体活动,培育乡土文化人才,不仅关注“送文化”的输血功能,更注重“种文化”的造血机制。从文化激活乡村沉睡资源到“村”字号的遍地开花,已然证明乡村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活力。曾经是京郊“空心村”的平谷区南山村,与清华美院牵手举办南山艺术季,京津冀8所艺术院校、百余名师生驻村创作,留下30余件艺术作品。2024年吸引游客3万余人次,村民自营民宿收入较往年增加3倍,还形成了“民宿+亲子+露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质乡村文旅产业架构。在贵州省榕江县,“村超”不仅丰富了乡村生活,还带动榕江年旅游综合收入超百亿元。《方案》的落地实施,将为这股活力提供更广阔的释放空间,让农民从文化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创造者,在审美体验中提升精神境界。

图片

图源:新华社

文艺赋美乡村,重点在“活化传承”。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方案》注重保护传承乡村文化,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让沉淀在乡村的非遗、民俗、传统工艺等宝贵资源焕发新的生机。山西省阳城县持续推进乡村文化记忆工程,通过编写乡村记忆丛书、打造乡村文化记忆馆、建设蚕桑文化园等举措,传承乡土文化。阳北红色文化展馆开馆至今接待游客约11万人次,蚕桑研学馆也为蚕桑科普教育提供了重要场所,带动了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的龙潭村与邻近三个传统村落一起打造了龙潭文化创意产业片区,修缮古村民居、整理文化遗存、激活民俗活动、丰富旅游业态,2025年暑假接待游客约29万人次,推动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这不是简单的怀旧复古,而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让乡村成为有历史记忆、有地域特色、有民族特点的精神家园。

文艺赋美乡村,亮点在“融合发展”。《方案》突破就文化谈文化的局限,将文艺赋能延伸至乡村产业、美育教育、空间营造等多维度。通过提升农产品文化附加值、培育农文旅融合项目、加强乡村学校美育等举措,推动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山东省临沂市琅琊剪纸手艺人王桂芳创立“弥光剪纸”品牌,拥有300多种产品,每年销售额近2000万元。她还打造了集生产、销售、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琅琊剪纸非遗工坊,累计助力110余人就业、增收。这种融合发展的理念,正是“千万工程”经验在文化领域的深化拓展,体现了文化的多功能性。

图片

图源:图虫创意

需要强调的是,文艺赋美乡村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方案》多次提及“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农民主体、农业主线、农村主场”,这就要求各项工作不能脱离农村实际、偏离农民需求。要避免“一刀切”和形式主义,真正让农民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受益者和评判者,使文艺赋美工程成为得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工程。

新时代呼唤新气象,新征程需要新作为。“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又有了新抓手。随着《方案》的落地生根,我们必将看到文艺之花在广袤乡村绚丽绽放、看到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相协调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涌现。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三农发布 作者:东方风来”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中央农办秘书局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