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寻味 非遗生辉——辽宁发力非遗美食旅游新赛道

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 2025-10-16 15:11:02

各类非遗美食摊位前排起长队,丹东馇子、铁刹山酒、高桥陈醋等产品持续热销,游客一边品尝一边用手机记录……这是日前在辽宁本溪举办的2025非遗美食特色旅游线路宣传推广暨辽宁省非遗国潮购物月启动仪式上的热闹场景。活动以“非遗活态传承+文旅消费升级”为主线,正式推出五条非遗美食特色旅游线路,推动辽宁非遗从保护层面向活态传承与价值转化迈进。

活动现场 刘杰摄

本次发布的五条线路分别为“辽菜薪传:品山海间的非遗美食之旅”“辽河鱼宴:宫廷贡品到渔家灶台之旅”“民族融合:鉴满蒙风情美食温泉之旅”“多元交融:享锡伯故里玉都羊汤之旅”和“满乡寻味:觅本溪山林采撷匠烹之旅”。这些线路将辽宁丰富的非遗美食资源与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相融合,为游客提供集味觉体验与文化认知于一体的特色旅游产品。

活动现场非遗作品展示 刘杰摄

非遗美食的背后,离不开地方特色物产的支撑。在活动现场的市集摊位上,产自桓仁满族自治县的京租大米以其晶莹剔透、清香醇厚的特点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品鉴。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桓仁大米不仅品质优良,其作为清代贡米的历史也反映出其深厚的农业文化底蕴。

“品尝一碗地道的桓仁米饭,你就能理解什么是山水孕育好物产。”展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它同桓仁满族饮食技艺、山林特产一样,也是辽宁寻味之旅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孙付春 刘杰 摄

“非遗美食犹如枫叶脉络,记录着当地人民生存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溪市委副书记、市长孙付春阐释了他对非遗美食旅游的理解。他介绍,今年以来,本溪以“非遗+旅游”为笔,以“美食+国潮”为墨,将非遗代表性项目引进本溪水洞、五女山、关门山等核心景区。如今,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可现场观摩草编、松花石雕刻等非遗技艺,也可在美食体验区亲手制作并品尝东北特色非遗美食,在舌尖与指尖的互动中,深度了解地域饮食文化,全方位感受本溪这座城市的深情、醇厚与热烈。

在本溪满族自治县的小市一庄景区,以东北大席菜为代表的非遗美食体验受到游客欢迎。80余道菜品既保留了东北传统风味,又融入本地特色,成为游客了解本溪饮食文化的重要窗口。据高德扫街榜数据,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小市一庄跻身全国热门景区榜单,成为年轻游客县域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此外,桓仁的参中堂将人参文化与饮食体验相结合,推出人参宴、参茶饮等项目,文化的多重感官体验极大催生了消费的乘数效应;在大连长山群岛,游客不仅能品尝地道的海鲜,还能跟随老渔民学习辨识海产,体验渔家生活;在沈阳中街,老边饺子的制作过程成为一道观赏性极强的风景;在盘锦红海滩,虾油虾酱的传统制作技艺让游客领略到“靠海吃海”的生存智慧。

丹东非遗小吃 寇金库 摄

辽宁大学商学院旅游系副教授曹宁认为,非遗美食是游客感知地方文化的直观媒介。品一杯老龙口白酒,可了解百年酿造技艺;尝一口牛庄馅饼,能体会东北人的豪爽性格。这种体验在游客与目的地之间建立起情感联结,增强了对地方的文化认同。

据介绍,今年以来,辽宁围绕“山海有情 冬暖辽宁”等主题,推出18条非遗特色旅游线路,涵盖“关东风情·匠心传承”“海陆交响·文化盛宴”“山海相依·文明华章”等主题,将非遗美食体验融入旅游全过程。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海城樱桃文化节、沈阳冰雪美食周等活动人气旺盛,逐步形成“品美食、溯文化、观艺术、赏传承”的全域沉浸式旅游模式,有效带动了地方文旅消费提升。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梁冰清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