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建议中这些新要求、新举措,与咱农民息息相关!

来源: 农视网 2025-11-10 14:30:57

近日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

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专章部署

明确了“十五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

战略任务和政策举措

而其中有一些新要求、新举措

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那么

十五五”规划建议

对“三农”工作有哪些新要求?

有什么新提法?

“十五五” 规划建议首提增收计划后

怎么增加农民收入?

图片

针对这些问题

《三农三人谈》采访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农村经济研究部原部长、研究员 

叶兴庆

为大家进行深入解读

“十五五”,“三农” 工作新要求

《建议》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那么,“十五五” 规划建议中,关于 “三农” 工作有哪些新要求?

叶兴庆介绍,综合来看,此次《建议》在农业农村发展方面的新部署、新要求,比如,对“十五五” 期间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性有新表达。《建议》第八部分开宗明义指出 “农业农村现代化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和成色”,也就是说,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是不完整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既关系全局和成色,说明它的重要性,但也说明这是它的短板。因此,《建议》强调在新阶段新征程,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是《建议》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精神。此外,《建议》对农业现代化在“十五五”期间怎么做,对农村现代化在“十五五”期间怎么推进,对脱贫攻坚过渡期结束以后怎样继续进行常态化帮扶,对农村的民生怎么继续改善,都有一系列新的要求。

针对这些新要求,可提炼概括为“1234”的思路。

“1”是指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将农业建设成为现代化大产业。

“2”是指做好两篇文章,一是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二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3”是指把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三个一起抓,这是“十五五”期间推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思路。

“4”是指要发展四个农业,也就是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

“1234”是“十五五”期间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针对性、指导性很强的一种发展思路。 

“十五五”期间,农村现代化怎么向前推进?要继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在此过程中要解决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领域的很多短板。要创新乡村振兴推进方式,要片区化推进,这是在总结近年各地乡村振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下一步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推进方式。农村现代化就是到2035年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最终实现《建议》中“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的目标。除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外,还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保障。《建议》提出“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意味着“十五五”期间,要做政策的增量,财政、金融、社会资金的投入力度要进一步加大,继续加大做大乡村振兴的投入增量。但也要注意《建议》里强调的要提高政策效能,在做增量的同时一定要把有限的投融资用到刀刃上,来提高乡村振兴的整个效率。此外,《建议》的多个方面都涉及农业农村发展的问题,特别是民生保障领域。比如,《建议》提出“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计划”,这是“十五五”期间给农民带来切实好处的重大部署,体现在帮助农民增加收入,重点包括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改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等。

“十五五” 规划建议首提增收计划

《建议》特别强调“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计划”。我国要建成的现代化,应是让城乡居民具有实实在在获得感的社会结构。那么,该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呢?

叶兴庆表示,对农村而言,就是要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在收入与消费上实现实质性提升与改善。下一步,我国将围绕这一要求,制定“十五五”期间可操作、可衡量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的总体思路和具体举措。

近年来,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强调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在“十五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实施增收计划,这是最近几个五年规划中首次出现。这一部署的提出,有着重要的时代背景,就是“十五五”期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出路是扩大内需,要畅通国内大循环。而内需来自消费与投资,城乡居民消费要有收入作为保障。因此,抓收入增长是抓住了经济增长的根本,也充分体现了经济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人,为了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而幸福生活需以收入为基础。

橄榄型分配格局让更多人成为中等收入群体

《建议》中还提到,“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那么,怎么去推动?

叶兴庆表示,“橄榄型分配格局”是形象的比喻,两头小中间大,指社会分配结构中,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占比都不太高,中等收入阶层占总人口比重较高。这种分配结构是较为理想的结构,这种社会也是比较稳定的社会。之所以理想,是因为大多数人的收入处于中间状态,他们能成为消费的绝对主力军,为国内大循环顺畅运转提供支撑。这种结构也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重要特色,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我国追求的目标。

与“橄榄型”相对的是要避免“哑铃型”分配结构,两头大中间小,就是富人财富收入占比高、穷人占人口比重比较高,中等收入阶层无论在财富分化和人口占比上均较低。这种结构不利于共同富裕和社会稳定,是“十五五”期间及未来发展中需千方百计避免的。

“十五五” 新提法: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十五五”规划建议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方面提出“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那么,该怎么理解这个新提法?

叶兴庆介绍,乡村优质生活空间是跟2035年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相匹配的一个生活空间。这个空间里,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要有明显提高。生活在乡村空间的居民能获得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人居环境跟生活在城市空间是等值的,甚至某种程上乡村空间的优势是城市空间所不具备的。所以,未来的乡村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空间,通过优质生活空间的打造,全方位提升乡村振兴成效。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