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网 2025-11-10 16:36:23
清晨,空气中还带着一丝凉意,店里却早已热气腾腾,面香伴随着浇头香飘散出来。在重庆市云阳县行政服务中心大楼边的云阳早面店内,食客络绎不绝。一进店,食客就会发现云阳丰富的面食产品,紫薯面、西红柿面、胡萝卜面……
云阳早面餐厅。(新华社记者 肖潇 摄)
云阳,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以面业闻名。云阳面久煮不化,久置不坨,入口爽滑劲道。这得益于云阳人选用优质面粉做原料,并采用“三醒三压”等工艺匠心制作。早在20世纪80年代,外出打工的云阳人发现了面食商机。于是,他们扛着机器,乘轮船顺着长江而下,把云阳面带到了湖北、上海、浙江等地。
如今,云阳人已经把面店开到了全国各地。据了解,云阳面业从业人员超过了20万,生产的鲜面占全国70%以上份额。云阳面业协会会长黄兆明笑道:“中国人吃的每10碗面就有7碗来自云阳。”
云阳人做面虽有几十年历史,但长期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黄兆明表示,目前很多消费者吃着云阳面,却不知这面来自云阳,而准入门槛低和无序竞争也对云阳面业产生了冲击。这就需要打造品牌凝聚力来保护行业。
打响“云阳早面”品牌,提升行业名气,是云阳县推动面业发展的举措之一。除了设计标志与口号,云阳县还通过对形象设计、工艺流程、店面布局做出详细规定,推动云阳早面向连锁化、品牌化、规范化发展。一碗碗香气扑鼻的面条见证着云阳面正在从五花八门的街边小店向标准化、规范化店面蜕变。
云阳早面餐厅内的炸酱面。(新华社记者 肖潇 摄)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融通发展。云阳县正在以切实行动支持面业从业者。
据悉,云阳县政府推出了“云阳面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小程序,这是个集交流、交易与服务于一体的线上平台。店家在平台上可以浏览各种面业资讯,不仅能够了解相关政策,而且能进行云阳早面标准形象的补贴申报,还能进行面业交易。
从“跑腿办”到“掌上办”,有了这个平台,商户们能够在做生意上更省心、做面条上更用心。据悉,平台累计注册用户超过4000户,通过平台为面业主体累计发放贷款超6.6亿元。
数字化平台为面店的开设与经营提供便捷,而标准化智能工厂则能提高从业者的工作效率。
“做面三年无朋友,五年不亲戚”,这是云阳的一句谚语,也是面业从业者的真实写照。累、忙是他们鲜明的特点。黄兆明道出解法:通过工厂智能化、规模化,做到集中生产,以降低他们的劳动强度;提供智能煮面机、中央厨房、专业团队运营等服务,让他们“轻装上阵”。
除了推广“云阳早面”品牌外,云阳县还将从多个方面支持面业企业发展。据了解,云阳县将通过“面食+”促进产业发展,从原料到生产再到文旅营销,完善产业链;搭建网络销售平台,推动云阳面食的销售与推广;构建服务保障体系,涵盖金融支持、人才培训、司法服务、工会组织等方面。
从“各自为战”到连锁品牌,从“单打独斗”到协会支持,云阳面业的新故事,藏在每一碗香气四溢的面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