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以刚性约束把教师非教学负担减下去

来源: 人民网-观点频道 2025-11-11 14:16:01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紧扣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具体举措,以期为广大教师真正减负。

“教师减负”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教书成副业、杂务为主业”的畸形现象,严重削弱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幸福感,成为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

为破解这一问题,从中央到地方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切实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当下,社会事务进校园等得到有效规范,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得到有效减轻,但部分地区、学校的减负工作仍存在“表面化”“一阵风”问题,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过重的顽疾未得到根本解决。《通知》的出台正是立足于加强教师减负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以注重机制创新和量化管理,实现精准减负、长效减负。

巡河护林、上街执勤等是不是教师的职责?《通知》明确“不得要求教师承担巡河护林、上街执勤、创城庆典、汇演展览等非教育教学任务”。

各类打着家校社协同育人名义的“进校园”活动,学校如何应对?《通知》明确“如课程已涵盖类似内容,原则上不再专门进入校园,应当与课堂教学、班团队会、主题教育、课后服务等学校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有机融合”。同时,对进校园事务“白名单”进行总量控制,如省级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总量一般控制在10项以内,每所学校每学期各类进校园活动不超过6次。

教师假期值班、社会考试监考、校园外开展活动、社会调研、教师培训等活动,应该如何组织开展,存在一定的争议,困扰着基层学校。对此,《通知》进行了规范,明确“法定节假日、周末、寒暑假等无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不安排专任教师值班值守”“严格规范管理中小学校承担社会考试和教师监考任务,每校每年承担社会考试次数不超过5次”。

如何抵御外部非教育教学事务对学校、教师的侵扰,把过多的社会事务挡在校园之外,是为教师减负的关键。职责界限不明确,甚至存在争议,是制约减负落地的一大原因。对此,《通知》着眼于为教师职责划定清晰的界限,消除模糊空间,强化总量控制,将减负要求转化为具体可操作、可核查的硬标准。

此外,为学校办学、教师教书营造一方宁静的育人天空,保障教师从事主责主业,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行各业真正认识到为教师减负的重要意义,理解教师的职责边界,构建一个真正重视教育、尊重教师的社会生态。

应该说,《通知》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既回应了广大教师的迫切期盼,也为基层落实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有利于避免“模糊地带”带来的负担反弹,能够让减负更加精准、量化,更有实效。

相关阅读:

人民网三评“教师减负”之一:不能承受之重,谁理解?

人民网三评“教师减负”之二:措施无法落实,谁之过?

人民网三评“教师减负”之三:回归教学本质,谁来办?

(责编:徐玉涵、付龙)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