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金权:“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来源: 人民日报 2025-11-21 10:21:55

“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江金权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深刻总结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指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实现良好开局。”“十四五”时期的重大成就为谱写“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一、“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我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增速继续领跑全球主要经济体,预计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0万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接近现行高收入国家水平。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高,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6%。在全球价值链各行业上下游十大关键节点中,我国主导的关键节点数量约占一半。我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重要引擎。

第二,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加快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创新实力持续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6万亿元,基础研究经费占比达到6.88%,均创历史新高,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万家,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数量达26个、占比全球第一。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引领带动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

第三,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不断深化改革,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实现到党成立一百年时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取得明显成效的目标。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系统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破除,发展动能不断积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形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实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机遇、拓展新空间。

第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深入发展。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持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巩固拓展爱国统一战线,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加快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

第五,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城乡基层,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文物保护利用全面加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高标准推进。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国际传播效能持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

第六,民生保障扎实稳固。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城乡居民收入比历史性降至2.34∶1。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在95%以上。“一老一小”公共服务供给力度加大,全国养老机构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提高到65.7%,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出台实施,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人民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稳步推进。

第七,美丽中国建设扎实推进。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1/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左右,长江、黄河干流全线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治污成效显著。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清洁电力供应体系,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超过化石能源,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降至43.9立方米,发展的绿色底色更加鲜亮。

第八,国家安全能力有效提升。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国家经济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粮食年产量稳定在6.5亿吨以上,能源稳定供应和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稳步提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平安中国建设成效明显,我国成为世界上犯罪率最低、安全感最高的国家之一。

第九,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落实新时代强军目标,统筹加强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化水平和实战能力显著提升。

第十,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拓展。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光辉旗帜,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建设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维护大国关系格局总体稳定,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化外交布局不断完善。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为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二、“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鲜明特点

“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矛盾问题异常复杂,环境条件极为严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有力推动发展变革,体现以下四个鲜明特点。

第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较快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断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更加安全稳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一些领域实现领跑,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蓬勃发展,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我国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000万辆的国家,“新三样”出口增长强劲,我国经济全球竞争力显著增强。

第二,在成功应对世纪疫情中实现较快发展。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然来袭且持续肆虐,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用最科学、最经济的办法取得防控新冠疫情全球最好成果。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增长稳步恢复,经济年均增速为5.5%,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第三,在有效化解突出矛盾中实现较快发展。我国经济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面临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叠加、短期矛盾和长期问题交织、外部冲击和新冠疫情冲击交汇等多重影响,风险隐患增多,特别是房地产市场下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聚集和地方隐性债务风险显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针对这些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战略定力,提出并实施近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揽子化债方案,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妥处置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与此同时,着力提振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叠加效应,等等。这些重大举措,有效破解了发展难题,经济运行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第四,在有力应对复杂国际形势中实现较快发展。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碎片化加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持续不断,外部环境变化给我国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特别是美国推行“美国优先”,极力围堵、打压我国发展,新一届政府上台后发起烈度空前的关税战,大搞极限施压,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外部变量。面对这些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必胜信心、保持政治定力,坚决反制、果断反击,有效控制局势,赢得了战略主动,同时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主动塑造于我有利的外部环境,牢牢掌握了发展主动权。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巨大成就,是党带领人民通过艰苦卓绝斗争取得的,成之惟艰、十分不易。

三、“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建议》指出:“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我理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也是最根本的保证。

第一,通过理论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进行深入总结,作出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新的发展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比如,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平衡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结构理论;提出以扩大内需、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来做强国内大循环,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传统市场和开辟新兴市场来拓展国际循环,完善了新发展格局理论,等等。这些创新理论,为指导当前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第二,通过创新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十四五”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健全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针对新的实际提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不断提高。突出体现在,加强宏观经济治理,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导向作用,推动国家发展规划和财政、货币、就业、产业等各项政策手段协同发力,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为宏观经济治理目标有效实现、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奠定重要基础;强化战略引领,把完善区域重大战略作为一个重要抓手,着力增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提升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四大板块协调发展水平,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增强宏观调控的精准性、时效性,在关键时刻、重要节点,及时研判、科学决策、果断出手,包括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等等。这些创新举措,推动我国经济发展逆势而上、持续向好。

第三,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保障高质量发展。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系统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保持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强力整治重点领域腐败,深入查处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有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经过艰苦努力和坚决斗争,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效,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

展望未来,“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共同奋斗,不断开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局面。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