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直播
  • 抓好秋冬生产 夯实粮安根基——黄淮海秋冬种进行时
  • 希望的田野——衔接五载 振兴新程
  • 1
  • 2
  • 3
  • 4
  • 1
  • 2
  • 3
新华时评丨“网红医生”有流量更要负责任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题:“网红医生”有流量更要负责任新华社记者徐扬、郭翔不得发布未经科学验证、虚假错误内容,不得断章取义曲解专业指南、行业标准等,误导公众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不得夸大病情和疾病治疗效果,不得以“神医”“神药”名义进行宣传……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医务人员互联网健康科普负面行为清单(试行)的通知》,提出十条负面行为清单,对互联网健康科普乱象精准亮剑。随着直播、短视频的兴起,互联网成为公众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国家卫生健康委也鼓励支持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通过多种形式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传统健康科普方式的短板。不过,在流量诱惑之下部分乱象开始显现,有的医生违规开展导医导诊,直播带货敛财牟利甚至虚构病例误导公众。健康科普的初衷不能让位于对利益的追逐、对变现的渴望,让互联网健康科普回归服务健康、普惠公众,“网红医生”手握流量,更要负起责任。越是面对流量和利益诱惑,越要尊重互联网赋能带来的价值和荣誉。对“网红医生”而言,既要坚守职业道德底线,牢记治病救人的初心,更要传播准确的健康知识,为公众提供真正有价值的科普内容,拒绝渲染健康焦虑、以伪科普误导公众,让医疗行业的严肃性和公信力在网络平台延续。“网红”医生的本职仍然是医务工作,不论是诊疗、科研还是科普,科学性和专业性都是其职业核心。无论何时何地,医术精湛都是这份职业的基石。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把医学知识讲得通俗易懂,才能让健康理念传播得更广更好,支撑互联网健康科普走得更远更稳。抵制流量诱惑不能仅靠医生的道德自觉,有效的监管监督必不可少。各级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应通过日常监督、典型案例查办、文化浸润等举措,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平台要健全内容评估与过滤机制,让科学严谨的好医生好内容脱颖而出,对触碰“高压线”的,要及时出手,该下架的下架,该处罚的处罚。网络时代,做好自律和他律,对医生是约束也是保护。守护群众信任,维护医疗行业公信力,才能赋予互联网健康科普清新底色。
新华时评丨共建“新型全球领导力” 开创人类光明未来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11月13日电题:共建“新型全球领导力”开创人类光明未来新华社记者杜源江许晓青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13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的“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中非伙伴大会上发布《共建“新型全球领导力”——迈向更加公正合理全球治理体系的共同行动》中英文智库报告。报告指出,“全球领导力赤字”导致诸多全球问题久拖不决甚至恶化,为有效应对全球危机、引领各国走共同发展繁荣的新路,国际社会应共建“新型全球领导力”。当前,世界变乱交织,全球治理体系失灵失效加速,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追根溯源,这些问题和危机缘于全球层面的领导力不足,作为全球协调与大国引领有机结合体的“全球领导力”出现赤字,无法有效引领国际社会应对危机挑战。“全球领导力赤字”的首要根源在于某些大国失责失范,无视国际公平正义。为破解“全球领导力赤字”,各国应勇立潮头、主动作为,以识变应变之谋共建引领全球治理新生态的“新型全球领导力”。“新型全球领导力”并非来自某一个国家、某一个集团或某一个国际组织,而是一种多边领导力,是国际社会为积极应对全球问题形成的“合力”。共建“新型全球领导力”,必须对国际秩序底层逻辑进行重构,即摒弃“唯我独尊”“以我为先”“你输我赢”的霸权逻辑,构筑以互利性、秩序性、普惠性为基本特征的共生逻辑。共建“新型全球领导力”,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价值坐标,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减少人类文明发展的“弯路”,引领人类文明更好发展进步。全人类共同价值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与文明差异,聚焦全人类共同追求,是引领世界文明进步的基本遵循。共建“新型全球领导力”,应聚焦发展、和平、安全等全球治理的关键领域与薄弱环节,以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为系统性解决方案。四大全球倡议作为国际公共产品,为解决世界各类现实问题指明路径。共建“新型全球领导力”,应以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为国际秩序转型方向,推动形成和平稳定的国际格局,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繁荣。共建“新型全球领导力”,应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未来愿景,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凝聚最大合力,推动国际社会走出时代困局,走向长治久安。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在国际社会共建“新型全球领导力”的进程中,中国将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与各国及国际组织一道,为时代纾困、为世界赋能、为人类前途许一个光明的未来。
新华时评·整治形式主义丨遏止“数据出官”,造假造不出发展的快车道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题:遏止“数据出官”,造假造不出发展的快车道新华社记者刘硕近期公布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显示,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不顾当地实际规划建设童车产业园,夸大数据,并连续多年虚报产业园产值,数据虚假问题突出。在统计数据中“掺水分”,把统计工作变成“数字游戏”,会给地方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必须严肃处理,露头就打。统计造假,党纪国法不容。近年来,纪律处分条例以及一系列防治统计造假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陆续印发,修改后的统计法也对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作了明确规定。社会各界不断凝聚共识,统计造假态势得到有效遏止,统计数据质量不断提高。然而,仍有个别干部在统计工作中为所欲为,满足了私欲私利,却堕入了违纪违法的深渊。泡沫注不出发展的硬实力,造假造不出发展的快车道。统计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是科学决策的指南针。一旦统计不准、把握不严、数据不实、泡沫堆积,不仅无法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真实面貌,掩盖了真情况、真问题,还容易使政策措施出现偏差,甚至可能贻误重要战略机遇,影响发展质量,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领导干部要抓好经济,不能摆弄数据。有的干部仍抱有“数据出官”等错误观念,攀比数据、拔高政绩。抓经济是要抓责任、抓实绩、抓质量,要通过扎实有力的纪律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务实的政绩切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这样的发展成果才扎实可持续、真正惠及人民群众。根除统计造假,要从严整治、利剑高悬。要持续推进统计领域纪律作风建设,从严执行统计领域的法规制度,完善防范统计造假的制度机制,时刻保持对造假行为的警惕。要刀刃向内查摆问题,对统计领域顶风违纪违法的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立行立改、查深查透,也要以案为鉴、以案促治。抓紧抓牢统计领域责任体系建设,构筑权责明确、路径清晰的统计造假“防火墙”。根除统计造假,深层需要扭转观念、正向引导。对于干部的选拔任用要坚持务实导向,根治好大喜功、权力任性等思想痼疾,构建更多元合理的考察体系,破除唯数据论、唯排名论,让广大党员干部摆脱数据依赖,也要探索完善数据核查,多听群众建言,防止数据虚浮。
  • 1
  • 2
直播
更多
  • 1
  • 2
  • 1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