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村村播 2025-03-20 11:26:37
春天,空气里弥漫着菠萝的香气。
无论是在路边、还是超市,都能看见这个黄灿灿的胖子,占据着水果摊的C位。整颗的、切成块的、插上竹签的,都在向你招手说着“快来吃我”~
春天的水果摊,菠萝是妥妥的C位
而相比那些需要带回家洗净,才能入口的水果。一切开就迸发出甜香汁水,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光的菠萝,可算是水果中的“顶流”了。
外沿酸甜软糯,内里脆嫩多汁,就连长相都带着萌感的水果,谁能不爱呢?
酸甜多汁,流口水了?
于是顶着“爆炸头”的它,悄悄一迈步,就在美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生食到熟食,幻化出十八般武艺,横扫南北,成了当之无愧的水果王者。
来颗菠萝?
01 “老牌”热带水果的起源
菠萝的老家在南美洲的巴西、巴拉圭一带,最初只是加勒比群岛的食人族用来腌肉的佐料,果实酸小,苦涩多籽。
随着南美洲农业文明发展,这里的印第安原住民部落在成功驯化木薯、马铃薯等淀粉类块根作物作为粮食后,逐步将目光转向野生水果作物的改良,菠萝就是他们系统性选育的品种之一。
经过印第安人的驯化,菠萝的人工栽种品种和野生品种大不相同,变成了果实饱满、质良味美、无籽的优良品种,成了我们现在吃到的样子。
最初,菠萝的栽培食用仅限于热带美洲地区,最先发现栽培菠萝的欧洲人是哥伦布。
哥伦布画像
15世纪末,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进行了多次横渡大西洋的航行。
在他第二次美洲探险时,到达了加勒比群岛,岛上的印第安人用菠萝款待了他们,菠萝酸甜多汁的口感,瞬间征服了一大批欧洲探险家的味蕾。
在他第四次美洲探险时,见识了印第安人酿造饮用菠萝酒,哥伦布的儿子斐迪南还将这一发现记录在自己写的《海洋元帅哥伦布的生平和事业》一书中。所以,哥伦布一行人不仅是发现菠萝的欧洲人,他们还是最早一批记载下菠萝的人。
全世界能吃上菠萝全仰仗着哥伦布的二次航海
哥伦布把菠萝作为礼物献给费尔南多五世,这个从南美洲带来的新鲜玩意,一到欧洲,立马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在欧洲人的眼里,菠萝有着美丽的外观,鲜美的香气,独特的风味,并且他们认为吃菠萝“可增进食欲”。
西班牙国王费尔南多五世算是欧洲王室吃菠萝的第一人
在过去,糖并不常见。糖和水果都是稀缺的进口商品,甜度颇高的菠萝因此成为了被贵族哄抢的稀世珍品,一度成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英国园丁向国王献菠萝 英王查理二世专门让宫廷画师记录下了这一幕
一些贵族甚至将菠萝融入自家城堡庄园里,我们至今仍能在英国看到菠萝形状或用菠萝作为装饰的建筑。
欧洲贵族对菠萝的狂热还催生出“菠萝租赁店”,每当需要举行盛大晚宴,贵族也得“租”一些菠萝回家撑场子。
英国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上的菠萝装饰
迅速在欧洲贵族中流行起来的菠萝,却因为欧洲地区气候寒冷而无法产出,谁能拥有菠萝,谁就拥有了欧洲至高地位。为此,当时正在全球殖民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开始把菠萝带到全球各个地方种植,得以让欧洲人在餐桌上享用。
在16世纪初期,中国明朝时,葡萄牙人率先把菠萝种植到了与菠萝原产地处于相同纬度的殖民地——非洲的圣赫勒拿岛,这里是美洲以外最早引种菠萝的地区。
随后的一百年,菠萝又被引入到马达加斯加、印度南部等地区。到16世纪末,菠萝的种植已传遍世界大部分热带地区,包括南太平洋的一些群岛,如波利尼西亚。
直到17世纪开始,菠萝才来到了中国澳门及附近的国家。
02 中国菠萝种植史
菠萝来到中国后,在台湾、广东、海南等地都有种植。
17世纪初期,有个叫司徒鲁伊的荷兰人来到台湾旅游考察,在自己游记里写到当时的台湾已经有了菠萝的种植活动。
18世纪中叶,瑞典东印度公司的船长埃克堡,驾驶 “瑞典国王号” 航行时遭遇风暴,船只漂流至海南岛。他在对海南岛的记录中,同样发现了菠萝种植的踪迹。
随着时间推移,菠萝因其独特风味深受大众喜爱,国内菠萝种类也愈发丰富。如今,全球菠萝品种多达 200 余种,中国境内栽种的就超 50 种。
在中国南部地区,菠萝种植很广泛——
1-4月,最先感受到暖意的广东、海南、广西是春季菠萝的领头军。
广东的菠萝产量全国最高,随处可见菠萝小摊,摊主手起刀落,利落地将果眼抠出,洗净包装,金灿灿的黄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单是看着就开始流口水。
广东街头已经削好皮的菠萝,是不是很诱人?
海南集市里,芒果味的凤梨是海南的特色,圆滚滚的软萌外形、金灿灿的橙红色外皮,摆在那里就散发着迷人的芒果+凤梨香气,芬芳的味道让心情美好。
海南芒果味的凤梨
广西有可以撕着吃的菠萝,带刺的叶边与圆筒状的“憨憨”外表下却藏着可以用手撕下的黄色果肉,一片一片将菠萝肉捏入嘴中,细细品尝,真是好不自在。
你吃过广西手撕菠萝嘛?
6-8月,温暖舒适的云南、福建,是夏季菠萝的后起之秀。
四季如春的云南,不仅盛产各类小众菌子、野菜,还因温差较大,令这里的瓜果蔬菜更易于积累糖分,让香甜多汁的小菠萝蓬勃生长。
香甜多汁的云南小菠萝
福建的程溪菠萝是徐霞客笔下的“火山金钻” ,他在《闽游日记》中记载:“程溪有异果,形如松塔,削之金玉相映,味胜蜜糖。” 福建的菠萝果眼浅平无需挖刺,果肉脆嫩无渣。
福建程溪菠萝脆嫩无渣
全国各地的菠萝各具特色,皆拥有迷人香气与丰盈汁水,堪称色香味俱全的美味。
但要我说,最好的还是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菠萝,当别处还在寒风中苦寻暖阳,这里却早已经被阳光毫无保留地偏爱,近35万亩的菠萝田,纯粹的绿肆意流淌,直至与天际相融,阳光浸润的甜蜜,火山岩土壤孕育的独特风味,让每一口菠萝都饱含热带季风的馈赠。
每到菠萝成熟季,徐闻空气中都弥漫着令人陶醉的香甜气息。漫山遍野的菠萝,在翠绿叶子的簇拥下,就像一个个等待被发现的宝藏。
徐闻“菠萝的海”
03 徐闻的菠萝密码
徐闻,徐徐而闻。
这个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小城,在古代,朝廷的命令传达到这里需要很长时间,迟迟才能听到,所以被命名为“徐闻”。
2021年,徐闻因为一件“菠萝界”的大事,迅速成为网络焦点。中国海关发现一批进口菠萝中存在大量害虫,随即暂停相关产品输入。
这本是常规的检疫流程,却意外引发公众对中国菠萝产能的关注。面对外界对中国菠萝市场供应的质疑,网友自发开启了一场农业科普热潮——徐闻拥有35万亩火山红土地,年产优质菠萝7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可以说全国每3颗菠萝就有1颗来自徐闻,这让“菠萝大户”徐闻一瞬间就变成了超级网红。
在徐闻,放眼望去全是菠萝
徐闻这个地方天生就适合种菠萝。
这里是菠萝的矿物能量库,拥有 7 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红壤,富含铁、镁、钾等微量元素,火山岩风化形成的多孔结构,既保水又防涝 ——菠萝根须能像毛细血管般精准吸收养分,果肉糖度比普通土壤种植高 2-3 度。
徐闻还是北纬 20° 的光合工厂,年均日照2100小时,配合昼夜10℃温差,让菠萝日间疯狂合成糖分,夜间低温锁鲜。
徐闻的土壤拥有多种微量元素,适合种植菠萝
每到3月,徐闻菠萝就成熟了,削好的菠萝泡在盐水里,去了缨子,徒剩嫩黄色,十分清新。泡过盐水的徐闻菠萝,酸甜可人,果肉还散着特殊的芬芳,熟得恰到好处的,酸味占三成,余下的皆是甜味,吃起来双味交替,绝不烦腻。
成熟到位的,汁水往往是充盈的,满口下去,清爽四溢,好吃到吮指,那是常事。
汁水充足,一捏就出水
徐闻菠萝的香甜,离不开一个人。
1926年,一位名叫倪国良的愚公楼村村民,从南洋带回来的200多株菠萝苗在此种下,徐闻种植菠萝的历史由此开始。
愚公楼巴厘菠萝
由于愚公楼村的气候与南洋接近,这里种出的菠萝香甜可口,倪国良慷慨地将种苗分享给村民,由此开始了愚公楼村菠萝种植的历史。
从一村到一镇,再到整个徐闻县,菠萝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当经济学家厉以宁来到徐闻调研,置身于一望无际的菠萝田时,脱口而出一句感叹——“菠萝的海”。
如今,一提起徐闻,是具体的味觉记忆,咬开一口菠萝肉,甜甜的糖汁流入嘴里,果肉在齿间留下香烈的菠萝味。
成熟程度与品种不同的菠萝汇聚为五彩斑斓的海洋
如果想买到最正宗、最实惠、最新鲜的徐闻菠萝,曲界镇的菠萝交易市场是必去之地!这里不仅是全国菠萝的 “心脏”,更藏着普通水果店买不到的惊喜体验。
因为菠萝产量大,徐闻就建立起了菠萝交易市场,市场里全是果农直供的菠萝,没有层层中间商加价,价格公开透明,货比三家不用怕被坑,还能和果农直接砍价!
而且市场上的菠萝大多是当天凌晨采摘,果皮还带着露水,切开果肉金黄透亮,汁水顺着刀尖流!认准果皮金黄的 “菠萝眼” 饱满的,甜度更高,让摊主现场削皮试吃,不甜不买!
一到收获季,菠萝交易市场来来往往全是运向全国的货车
除了买买买,这里还可以围观“菠萝分拣流水线”,看阿姨们徒手秒分等级,打卡 “菠萝山”,成堆菠萝拍照超震撼,还可以偷师 “花式削菠萝”,果农 3 秒削一个不流汁。
看阿姨们徒手秒分等级
在菠萝丰收的季节,随处可见果农把手机支架往红土里一戳,镜头对准连绵起伏的菠萝田,老铁们在弹幕里喊「右边第三颗!」,果农大叔立马钻进叶子堆里给你现摘。
你手指头在屏幕上一滑,这颗带着热带阳光甜味的菠萝,将通过冷链专线跨越千里来到你手里,等你拆快递的时候,没准儿叶子上的露水珠儿都没干呢,不信你舔一口,保准能尝到雷州半岛的海风味儿!
品质溯源,在田间地头挑选你最爱的那颗
04 徐闻菠萝如何攻陷中国味蕾
随着一车车菠萝运向全国各地,在不同的地方,菠萝变成不一样的美食。
在潮汕,当地人喜欢用水果蘸酱油的吃法,咸鲜的酱油搭配酸甜的菠萝,口感十分奇妙,会觉得更鲜甜了。
解锁菠萝新吃法
不过对隔壁的广西人来说,做成酸嘢才是yyds。辣椒粉、酸梅粉、陈皮粉的加入,则令菠萝入口时更多一层惊艳,当酸甜的汁水在嘴里迸发,整个夏天的澎湃都将归于你麾下。
酸嘢才是yyds
到了海南这里,吃法也很多元。走在三亚夏日的烧烤摊上,滚烫如蜜的菠萝甜汁堪比天然蜂蜜,细腻多孔的菠萝果肉恰好让热气流动,造就风味的流转。一串烤菠萝,最能开解肉质的油腻,带来阵阵清爽。就连曾经最不爱吃的菠萝芯,都在炙烤的魔法下变得好嚼鲜香。
烤菠萝解腻又好吃
走进海南餐厅,一份菠萝海鲜饭的映衬,让热带氛围在身边环游,海鲜与果香交汇,曼妙风味将味蕾主宰。
老少皆宜的菠萝炒饭
在厦门,它被做成了糕点——凤梨酥。百年老饼坊的师傅用麦芽糖驯服它的野性,经过三小时文火熬煮,让果肉在油酥皮里蜷缩成会拉丝的月光,闽南人称之为"凤梨酥的琥珀心脏"。
厦门六三饼铺凤梨酥
在上海,它化身武康路上的网红密码,在面包房里被做成菠萝蛋奶烤吐司,松软香甜巨好吃,再搭配一杯热牛奶,真的太满足啦!
松软香甜巨好吃!
在北京,它就变成了晶莹剔透的冰糖菠萝,脆脆的糖皮包裹着酸甜的菠萝肉,一咬爆汁,酸甜开胃!
酸和甜的完美融合
当你在异乡咬下一口徐闻菠萝,舌尖漫山遍野的甜,会不会突然听见远方红土地的召唤?
来徐闻吧 ——
看万亩菠萝汇聚成的“菠萝的海”,看火山红土地与金黄果田的撞色景观。这里没有精修的滤镜,只有大地最原始的美学:果农弯腰时扬起的红土,卡车满载菠萝驶过掀起的烟尘,都是「中国甜度」的注脚。
正如枝头熟透的果实会自然坠落,徐闻菠萝从不需要华丽的推介词。你只需在三月南风起时踏上这片土地,去听,去尝,去见证一粒果实如何让一座城「甜」遍山河。
来徐闻,吃菠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