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人民网-观点频道 2025-07-09 10:17:06
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高效办成一件事”以小切口撬动了大改革。新征程上如何更好发挥牵引作用、助力高质量发展?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从顶层设计层面对深化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常态化落实作出部署,彰显了以改革优服务、促发展的坚定决心和主动作为。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从老百姓的出生、就业、就医、养老,到经营主体的准入准营、招聘用工、经营发展、注销退出,政务服务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初步实现521万项服务事项和3.6万多项高频热点服务应用的标准化服务,有力支撑各地各部门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在“高效办成一件事”助力下,聚焦关乎企业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不断提升政务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实现了从“多部门来回跑”到“一件事高效办”,这正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践行。
“以前,企业符合哪项优惠政策,领取什么奖励补贴,得自己到相关职能部门去申请;现在不用申请,更不用来回跑腿报材料,惠企资金自动就到账了。”一位企业负责人道出了变化所在。从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实现政策兑现“足不出户”,到搭建数字化平台,为求职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实践表明,“高效办成一件事”之所以带给企业和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就在于抓住了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打通了堵点卡点,推动政务服务理念转变、流程重塑、部门协同。这项看似聚焦“小切口”的改革,实则撬动了政务服务整体质效跃升的大格局,带动了政府治理能力整体提升,体现了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发展前进的过程。”今天的中国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更加需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问题,更加需要打通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完善覆盖全国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这次印发的意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相结合,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总蓝图、施工图,必将有力引领“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开展、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更好发挥对高质量发展的服务保障作用。
当前,政务服务改革已从初期攻坚转向长效制度构建,对各级抓落实的工作作风和能力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要强化系统观念,牢固树立整体政府的理念,既要自觉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打通数据、信息等壁垒,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集成,也要立足经营主体和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优化全流程服务,坚持集约高效,不断提高服务实效。另一方面,要增强创新思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和创新,拓展生活服务、产业扶持、工程建设、城市更新等领域应用场景,推动银行、医院、电信等企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事项纳入“高效办成一件事”,创造性地建立和推动特色事项在服务一线落地见效。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一切为了人民、更好造福人民,这是政务服务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推动政务服务从管理思维向服务思维转变、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定能以一流政务服务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助力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