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蝶变“水密码”——山东省盐碱地改良水利赋能纪实

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 2025-11-20 19:11:01

立冬时节的齐鲁滨海平原,翻耕齐整的田地里麦苗儿新发,纵横阡陌间泛起茸茸新绿,目之所及一派鲜活。这片昔日的“农田荒漠”,如今稳托“齐鲁粮仓”一方重任,蝶变的背后是一场破“碱”重生、水利赋能的深刻变革。

山东盐碱地面积达890多万亩,密集分布于东部滨海地区,其高盐分、低肥力的特性,曾一度严重束缚当地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东营考察时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山东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坚持水利筑基、科技赋能、改革活水三位一体、同向发力,逐步探索出一条“以水治碱、科技攻碱、改革破碱”的盐碱地综合治理新路径。

东营市垦利区盐碱地改良后的种植场景。

破题,始于水利筑基

初冬暖阳下,地处滨州市沾化区东北部的八一干沟衬砌平整,蜿蜒盘亘在渤海湾畔的田畴间。“过去这片土地泛着一层白花花的盐碱,种啥啥不长,百姓们都犯愁”。忆起往昔老百姓种田难、收成难的窘境,滨州市沾化区下河乡老水利工作人员初泽星至今仍记忆犹新。

盐碱,曾是束缚这片土地的“紧箍咒”。地处黄河下游,受海水倒灌及河流冲击等因素影响,沾化区长期面临土地盐碱化的严峻挑战,全区75.34万亩耕地中,盐碱地占比高达70.33%,地下水多为咸水或微咸水,除应急抗旱外无法用于农田灌溉。

无独有偶,地处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垦利区,更是饱受盐碱“荒漠”之苦,全区盐碱化耕地面积占比高达80%。“滨海地区地下水和海水贯通,土壤含盐量居高不下,虽然通过‘洗盐淋盐’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含盐量,但第二年海水倒灌又会重复盐分积累过程,因此治理难度比较大。”东营市垦利区水利局副局长边永平的一席话,道出了滨海盐碱地治理的艰辛与不易。

水是生命之源,亦是治碱的关键。尤其在大面积、高比例的盐碱荒地,要保障粮食安全、稳住农民生计,治水更是攻破“碱关”的首要之急。

“盐碱地治理的核心是‘灌排配套,盐随水走’,各种排盐压碱措施都离不开淡水资源支撑。”山东省水利厅农村水利处处长赵琳说。

治碱,必先治水。山东坚持系统谋划、着眼长远,指导滨州、东营等地以水治碱、以水提质,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盐碱地治理用水保障,为盐碱“荒漠”源源不断输送滋养“血液”。

一手抓开源,建强水网“主动脉”,做大盐碱地“蓄水盆”。“我们创新实施‘引、蓄、调、节、排’五水协同治理体系,以水资源保障为核心,构建起多源互补、高效利用的水资源支撑格局,为盐碱地改良与综合利用奠定了坚实的水利基础。”滨州市沾化区城乡水务局副局长付悦贵说。

2024年5月,沾化区成功入选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以水源保障为核心,构建起多元供水体系,建成西水东调工程,年引调水能力达2500万立方米,有效畅通跨域调水“大循环”。“十四五”以来,通过闸坝重建工程新增河道拦蓄水源2213万立方米,有效破解盐碱地缺水之困。

垦利区同样深谙以水破碱之道,构建完善“引、蓄、灌、供、节、防、排”七位一体的现代水利工程体系,全区灌区干支渠衬砌率达75.6%,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6399,盐碱地分布碎片化、灌溉低效化难题迎刃而解,灌溉周期由45天缩短至35天,效率提升22%。

一手抓节流,疏通水系“毛细血管”,让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

农业生产,节水为上。对于盐碱地治理而言,用好每一滴水更显尤为重要。在滨州沾化,实施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整治干支渠169公里、末级渠系191公里,节水改造面积逾44万亩。在东营垦利区,连续三年实施冬春农水会战,清淤疏浚沟渠1275公里,衬砌改造渠道23.2公里,全面打通田间“竹节沟”“断头渠”,有效解决了灌溉“最后一公里”难题,实现“渠到地头、水到田间”。

“我们致力打通盐碱地治理的‘毛细血管’,要让每一块土地都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边永平介绍。近年来垦利区坚持一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冬春农水会战,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6.48万亩,基本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碱能改”。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改良,对于提升整体粮食产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山东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肖红说,近年来山东持续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恢复改善灌溉面积552万亩,新增节水能力17317万立方米,2023年底以来紧抓国家增发万亿国债契机,44处灌区成功立项,大中型灌区输配水效率大大提升。

提优,在于科技赋能

黄河之尾、渤海湾畔,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水文条件,盐碱改良效果难以持续。如何从技术上实现阻控盐碱,成为盐碱地治理的核心驱动力。

近日,在东营市垦利区根治盐碱改善生态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园区,经过技术改良的田地里冬小麦长势正好。山东乾舜水土治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盖俊山介绍,土壤含盐量已从16‰下降至3‰以下,PH值优化至7.95,今年玉米亩产达到600公斤以上,基本达到普通良田产粮水平。

从往昔种啥啥不长的重度“盐碱荒”,到如今成为粮食丰产的“米粮仓”。蝶变,缘于何在?科技赋能,提质增效。山东不仅以科技“改土”“改种”,近年来水利部门还系统推进数字孪生灌区建设,坚持向“智水”要效益,推动全省300多万亩盐碱耕地成为节水增效的“智慧田”。

走进滨州市引黄灌溉服务中心,数字孪生平台大屏幕极为吸睛,各类监测数据实时刷新跳动,灌区水情墒情信息一目了然。“什么时候灌溉,需要多少水,以前都是靠经验和人工计算。”滨州市引黄灌溉服务中心副主任傅建国介绍,如今借助数字孪生平台,不仅能实时监测黄河水情、渠系输配水、灌溉进度等全要素信息,更能通过专业模型实现来水预报、需水预测、配水预演,为盐碱地灌溉节水增效配强“大脑中枢”。

“智慧节水”同样在东营垦利区得以广泛应用。垦利区系统推进数字孪生灌区建设,布设500余处立体感知设施,整合1200余项数据要素,构建起全方位监测体系,依托墒情、气象等监测数据,精准搭建农作物蓄水模型,灌溉用水由“凭经验要水”向“凭数据供水”转变,让流动在盐碱地上的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

“我省加快推进数字孪生灌区建设,为盐碱地综合治理插上了科技之‘翼’。”肖红表示,东营路庄灌区、滨州小开河灌区、韩墩灌区等4处灌区入选全国数字孪生灌区试点,年底前基本完成试点任务,供水效率提高10%以上,年节水2800万立方米,水资源总体调配能力大大提升。

蝶变,源于改革活水

压盐洗碱,耗水量大。山东东部滨海地区的盐碱地,虽紧靠黄河,但受制于引黄指标有限、地下咸水无法灌溉等掣肘因素,节水增效仍是当务之急。

如何破解盐碱地水资源供需“紧平衡”、持续打好节水攻坚战?山东坚持改革驱动,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杠杆,以用水权分配为保障,以社会资本为补充,构建起盐碱地治理的多元推进体系。

“我们在全省创新实施盐碱地治理项目用水权双倍保障政策,也就是说试点区的一亩耕地可享受双倍用水权指标。”谈到盐碱地用水权改革,边永平坦言,在不挤占原有水权的前提下,对试点区域给予200%的用水权激励,为盐碱地开发提供了充足的“水动能”。

据了解,垦利区近三年争取专项用水指标4530万立方米,应急抗旱用水9165万立方米,有了充足的淡水保障,去年全区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至33.2万吨。

水,既要“喝足”,也要“喝好”。垦利区在满足“以水治碱”需求的同时,坚持向改革要成效,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各项机制落地落实,以分类水价、水权交易、节水奖励等各项制度倒逼农业灌溉节水增效。

改革活水的做法不止于此。垦利区制定出台《关于鼓励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田间节水设施建设与管护实施细则》,吸引山东乾舜公司、益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先后投入1100万元,流转3200余亩中重度盐碱地实施治盐改碱,有效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盐碱地治理新格局。

“之前一亩地流转价格200至300元不等,现在流转一亩地达到760元以上,盐碱地改良后‘身价’倍增。”边永平为大家算了一笔账,3200亩盐碱地只出租增值就达到150万元以上。

改革当头,社会资本“有效供给”,“不毛之地”焕发生机:土壤含盐量显著降低,pH值趋于中性,从过去的“难种植”转变为可实现大规模、自动化种植小麦,治理成效在黄河下游盐碱地区域堪称典范。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加强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利用,提升耕地质量。下一步,山东水利部门将加快构建互联互通的现代水网新格局,持续推进灌区现代化改造与数字化升级,大力培育以节水灌溉、智慧调控为核心的农田灌溉新质生产力,为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切实端牢‘中国饭碗’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肖红表示。

作者:梁延丽 王丽娟

登录评论 我要评论
关于我们
三农头条
天下三农尽在手中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App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全力打造三农领域新闻资讯互动平台
农视网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nongtv
微信认证: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视网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媒体平台,三农信息及时传达,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农视网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官方微博,农影智造,专业有用
中国三农发布
抖音号:3nongtv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
快手ID:1624436642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中国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微信认证: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