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直播
  • 不误农时 万象“耕”新——2025春耕进行时
  • 专题:肥料在中国
  • 1
  • 2
  • 1
  • 2
人民网评:做自己追梦路上的主角
12306青年技术攻关团队,打造全球交易量领先的超大型实时票务系统,是“流动中国”的幕后功臣之一,他们说,“让出行购票不再困扰每一位旅客。” 王兴兴,“在中国土生土长的”90后,从大一寒假用200元手搓双足人形机器人,到如今成为全球机器人制造领域的佼佼者,他说,“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陈丽君,“为越剧而生”的“玉面郎君”,把“奶奶辈儿”的爱好变成年轻人的心头好,她说,“只要还在尝试,就不害怕往前走。” …… 当青春与梦想撞个满怀,我们从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入围者身上,看到何为青年,青年何为。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这群榜样的一大共性,就是以青春之姿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把忠诚书写在党和人民事业中,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把光荣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绽放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和青春光彩。 有奋斗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谁说奋斗一定“高大上”?同样入围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名单的,还有一群被称为“鼓浪屿好小哥”的快递员。他们推着板车、背着包裹,在这个面积约为1.88平方公里的小岛上穿梭。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哪里都是奋斗的天地,哪里都有奋进的身影。 奋斗,可以在惊天动地的事业里发光发热,也可以在默默无闻的岗位上奉献坚守;可以在校园、在社区、在企业,也可以在边关、在实验室、在赛场。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永久奋斗”就能成为人生的主基调、事业的主旋律、成长的主引擎。 当然,青春的道路上可能会有泥泞,奋斗的征途不一定会一帆风顺,会遇到挫败沮丧,会面对生活的凹凸不平,时不时要经历迷茫与无奈。只不过,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人生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更多的机遇、无限的可能只属于奋斗者、搏击者、前行者。 梦想,炽热饱满;青春,光彩照人。前进道路上,无论是平川还是高山,不管是丽日还是风雨,只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在时间的原野上静心奋斗,改变一定在慢慢发生。 (责编:王帅、曲源)
【光明漫评丨追光的你】以劳动之名,铸时代华章
五一,是所有劳动者的节目。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无数劳动者坚守岗位,用汗水浇灌希望,以实干笃定前行。他们如同点点繁星,在各自的领域散发着璀璨光芒,共同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这个假期,很多岗位都有劳动者奋斗的身影,他们的付出为社会发展贡献着力量。城市运转中,人民警察用忠诚和担当维护着社会的安宁与稳定,用热血和生命捍卫着法律的尊严,守护着万家灯火;田间地头里,农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用勤劳的双手耕耘着希望的田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实验室里,科研工作者们日夜钻研,突破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和力量;铁路轨道旁,铁路工作者们用责任和奉献铺就安全出行之路,他们的坚守让“流动的中国”更加高效、便捷;工厂车间,工人们专注生产,精益求精,用精湛的技艺打造出一件件优质产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正是这些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劳动者,以平凡铸就伟大,以奋斗创造幸福,汇聚成了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力量。在此,向每一位劳动者致敬! 劳动开创未来,奋斗成就梦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仍需弘扬劳动精神,激发奋斗力量。相信在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努力下,定能书写更加辉煌的时代篇章,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文字:张博文 漫画:陈义超) [ 责编:王营 ]
人民网评:神州大门敞开,笑迎五洲游客 
“五一”假期,不仅国人出游热情高涨,外国人来华旅游的热度也在持续升温。据报道,“五一”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73%。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我们欢迎更多外国朋友走进中国、乐在中国。” 外国游客源源不断来华旅游,不仅是因为广袤的中国山水秀丽、人文历史景点丰富,更源于中国持续扩大免签“朋友圈”的便利、外币支付方式多样化的便捷、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的“丝滑”……这一切让外国游客“想来就来”成为现实,尝鲜体验博主由衷点赞广而告之,更多外国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周末打卡”中国甚至成为一种新时尚。 在外国游客的镜头里,故宫的红墙黄瓦与宏大巍峨诉说着历史的厚重,兵马俑的栩栩如生与整齐划一展现着秦帝国的强大与辉煌,五岳山川的高耸嶙峋映衬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江南园林的婀娜多姿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精雕细琢。去西安穿汉服学唐妆、去江西景德镇亲手制作陶瓷、去河南少林寺感受中国功夫……丰富多彩的中国非遗项目令国外游客向往并沉浸其中。当然,还可以在上海外滩、北京南锣鼓巷、重庆洪崖洞等地深度City Walk,感受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中国。更有机会品尝中国各地特色美食,许多外国游客流连忘返。 来中国“买买买”,也成为许多外国游客的心头好。从传统服装鞋帽,到各式特色文创,再到无人机等数码产品,外国游客来华“扫货”,不仅因为中国产品质价比高,还受益于愈发便利的购物政策。将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由1万元上调至2万元、在境外旅客聚集地增设退税商店……“中国游”与“中国购”相得益彰,外国友人带着行李箱来、带着满满的“收获”走。 零距离感知,更改变了许多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中国根本不是我们之前想的那样”,这样的感慨源于,某些国外媒体报道中国的信息蕴含误解偏见,影响了不少国外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当越来越多国外游客亲眼看到并体会“真实的中国”,谣言不攻自破。 外国游客所见的是,科技中国——刷脸就能支付、无人机能送外卖、高铁安全飞驰、新能源汽车大行其道,现代化的中国活力四射;平安中国——夜色的街头灯光明亮、商户有序经营、人们轻松闲逛,夜市烟火气满满、三两好友开怀畅饮、情侣小酌温馨甜蜜,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让来华旅行的国外游客感慨不已;开放中国——从入境政策持续优化,到对外服务不断完善,再到中国人民热情友好,无不体现着开放包容的大国气度。 神州大门敞开,笑迎五洲来客。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这是自信的中国的生动体现。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来华感受“真实的中国”,更多中国游客走出国门看世界,表明促进国际人文交流与经贸往来是人心所向。中国与世界“双向奔赴”,是“读懂彼此”共创未来的必然选择。 (责编:赵春晓、曲源)
  • 1
  • 2
直播
更多
  • 1
  • 2
  • 1
  • 2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