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直播
  • 抓好秋冬生产 夯实粮安根基——黄淮海秋冬种进行时
  • 希望的田野——衔接五载 振兴新程
  • 1
  • 2
  • 3
  • 1
  • 2
  • 3
新华时评丨共建“新型全球领导力” 开创人类光明未来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11月13日电题:共建“新型全球领导力”开创人类光明未来新华社记者杜源江许晓青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13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的“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中非伙伴大会上发布《共建“新型全球领导力”——迈向更加公正合理全球治理体系的共同行动》中英文智库报告。报告指出,“全球领导力赤字”导致诸多全球问题久拖不决甚至恶化,为有效应对全球危机、引领各国走共同发展繁荣的新路,国际社会应共建“新型全球领导力”。当前,世界变乱交织,全球治理体系失灵失效加速,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追根溯源,这些问题和危机缘于全球层面的领导力不足,作为全球协调与大国引领有机结合体的“全球领导力”出现赤字,无法有效引领国际社会应对危机挑战。“全球领导力赤字”的首要根源在于某些大国失责失范,无视国际公平正义。为破解“全球领导力赤字”,各国应勇立潮头、主动作为,以识变应变之谋共建引领全球治理新生态的“新型全球领导力”。“新型全球领导力”并非来自某一个国家、某一个集团或某一个国际组织,而是一种多边领导力,是国际社会为积极应对全球问题形成的“合力”。共建“新型全球领导力”,必须对国际秩序底层逻辑进行重构,即摒弃“唯我独尊”“以我为先”“你输我赢”的霸权逻辑,构筑以互利性、秩序性、普惠性为基本特征的共生逻辑。共建“新型全球领导力”,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价值坐标,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减少人类文明发展的“弯路”,引领人类文明更好发展进步。全人类共同价值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与文明差异,聚焦全人类共同追求,是引领世界文明进步的基本遵循。共建“新型全球领导力”,应聚焦发展、和平、安全等全球治理的关键领域与薄弱环节,以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为系统性解决方案。四大全球倡议作为国际公共产品,为解决世界各类现实问题指明路径。共建“新型全球领导力”,应以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为国际秩序转型方向,推动形成和平稳定的国际格局,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繁荣。共建“新型全球领导力”,应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未来愿景,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凝聚最大合力,推动国际社会走出时代困局,走向长治久安。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在国际社会共建“新型全球领导力”的进程中,中国将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与各国及国际组织一道,为时代纾困、为世界赋能、为人类前途许一个光明的未来。
新华时评·整治形式主义丨遏止“数据出官”,造假造不出发展的快车道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题:遏止“数据出官”,造假造不出发展的快车道新华社记者刘硕近期公布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显示,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不顾当地实际规划建设童车产业园,夸大数据,并连续多年虚报产业园产值,数据虚假问题突出。在统计数据中“掺水分”,把统计工作变成“数字游戏”,会给地方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必须严肃处理,露头就打。统计造假,党纪国法不容。近年来,纪律处分条例以及一系列防治统计造假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陆续印发,修改后的统计法也对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作了明确规定。社会各界不断凝聚共识,统计造假态势得到有效遏止,统计数据质量不断提高。然而,仍有个别干部在统计工作中为所欲为,满足了私欲私利,却堕入了违纪违法的深渊。泡沫注不出发展的硬实力,造假造不出发展的快车道。统计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是科学决策的指南针。一旦统计不准、把握不严、数据不实、泡沫堆积,不仅无法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真实面貌,掩盖了真情况、真问题,还容易使政策措施出现偏差,甚至可能贻误重要战略机遇,影响发展质量,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领导干部要抓好经济,不能摆弄数据。有的干部仍抱有“数据出官”等错误观念,攀比数据、拔高政绩。抓经济是要抓责任、抓实绩、抓质量,要通过扎实有力的纪律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务实的政绩切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这样的发展成果才扎实可持续、真正惠及人民群众。根除统计造假,要从严整治、利剑高悬。要持续推进统计领域纪律作风建设,从严执行统计领域的法规制度,完善防范统计造假的制度机制,时刻保持对造假行为的警惕。要刀刃向内查摆问题,对统计领域顶风违纪违法的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立行立改、查深查透,也要以案为鉴、以案促治。抓紧抓牢统计领域责任体系建设,构筑权责明确、路径清晰的统计造假“防火墙”。根除统计造假,深层需要扭转观念、正向引导。对于干部的选拔任用要坚持务实导向,根治好大喜功、权力任性等思想痼疾,构建更多元合理的考察体系,破除唯数据论、唯排名论,让广大党员干部摆脱数据依赖,也要探索完善数据核查,多听群众建言,防止数据虚浮。
纠树并举抓作风(大家谈)
作风建设关乎事业成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抓好作风建设,既需要驰而不息纠不正之风,也需要持之以恒树优良新风。本期大家谈,我们选刊3篇来稿,与读者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实现纠树并举抓作风。——编者杜绝商而不办的“假把式”刘佳跃协同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方法。实践中存在一种现象:有的非牵头部门或置身事外,或拖延搪塞,导致商而不办,工作悬空。细究背后的思想根源,主要有三。一是规避责任。一些涉及多部门的工作,是难啃的“硬骨头”、难接的“烫手山芋”,推进起来难度不小。有的部门为求“安稳”,怕担责任,搞形式参与、不实质推进的“假把式”。二是计较得失。有的部门心存顾虑:“事情办成,功劳是别人的;办不好,却要共同担责。”在这种“功不归我、过可能及我”的心态驱使下,能推就推,消极应付。三是本位主义作祟。“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观念仍有影响,只顾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越是难解的问题,越需要合力攻坚;越是复杂的工作,越需要做好协同配合。协同,是要求也是职责,是智慧也见境界。杜绝类似的“假把式”,就必须切实树立一盘棋意识,多从大处着眼,多算大账、总账,同时,要在细化责任上下更大功夫,让各方分工更明确。如此,才能把工作件件抓实,做到事事见效。磨出铁肩走得快徐汉炎时下,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一些干部却存在畏难情绪、怕苦心理、躺平心态,对待工作拈轻怕重、面对任务上推下卸、责任面前左躲右闪。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暑假时,随父亲挑水抗旱,刚开始只能挑起小半桶水,后来逐渐增加到大半桶、一满桶,步伐也稳了、快了很多。几天下来,肩膀被扁担磨压得有些红肿,母亲有些心疼,父亲却说,“‘三日肩膀两日腿’,多练练肩,磨出老茧,就能挑重担子了”“不吃这个苦就挑不起来,重担在肩才走得快”。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挑重担才能练就“铁肩膀”、真本领。人生成长成才是如此,干事创业亦是如此。反过来看,见了重担就躲避,遇到困难就绕道,看似轻松稳妥,实则错失了锻炼的机会,最后反而容易因长期懈怠而变得碌碌无为。组织把一名干部放到某个岗位,是信任,也是考验、培养。争挑重担、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不待扬鞭自奋蹄,这是责任使然,也是实现自身价值追求所在。横向交流别成“到此一游”段伟利横向交流是各地各单位互学互鉴、取长补短的常见方式。然而在实践中,有的交流停留于“转一转、看一看、听一听、记一记”。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既浪费资源,又难有实效。横向交流本是为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最后却陷入形式主义窠臼。这背后,有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也有交流方法不得当的因素。就思想认识而言,有的干部把学习交流当作“放松”“游玩”的机会;有的把交流当“任务”、当亮点,为交流而交流,只求形式“过得去”,不求交流“出效果”。思想认识出现偏差,交流互动就难以深入。从交流方法看,有的干部交流前功课做得不足,既没有梳理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了解对方的特点与优势。交流时,缺少工作主动性,安排看什么就看什么。如此“被动式”交流,自然学不到真经验和真本事。避免横向交流成为“到此一游”,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出发前把工作中的堵点、难点理清楚,交流中把好经验问清楚、把好方法搞明白,交流后及时梳理成果、并转化为工作思路。带着问题出发、带着思考交流、带着方案落实,才能通过学习交流不断改进工作。《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13日 05 版)
  • 1
  • 2
直播
更多
  • 1
  • 2
  • 1
友情链接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