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农视网 2021-08-23 14:56:18
2019年以来,淮南市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农业生产统一托管经营,生产品牌粮食,走出了一条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集体增益,集体经济组织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道路,为国家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统一经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期任务基本完成,全市各村都建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这为“统一经营”创建了组织基础。为有效应对我市出现的“无力种地”、“种地不划算”等导致的“冬闲田”逐年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不稳的问题,2019年开始,我市推出了依托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托管农户耕地开展统一经营的新模式:农民将耕地生产经营权委托给村集体,村集体再集中将耕地划片托管给专业的农业生产服务组织开展生产(农民先得保底收益,收成好的年份再和村集体、服务组织进行二次分红)。我市地处江淮流域,常年稻、麦两季轮作,但近几年由于秸秆禁烧压力大,小麦赤霉病常年爆发,农民种一季小麦经常每亩亏损一到两百元,很多农户不愿意再种小麦,只种一季水稻,“冬闲田”严重。如我市寿县2019年只种植了约70万亩小麦,冬闲近120万亩。2020年秋季,仅依托村集体托管的耕地就达到100多万亩,种植了小麦和油菜。
二、依托各级农村服务机构,实施科学种田。粮食种植良种良法是关键。凤台县农技推广站为每个统一经营的村都派驻了农技帮扶人员,帮助制定种植方案,指导引进优良品种。今年新集镇试点村种的小麦都是为种子公司繁制的良种,每斤高出市场商品麦价格0.2元。凤台县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较高,并且土地平整,沟、路、渠配套齐全,近两年在市、县农业部门的指导下,村集体主动作为积极探索,2020年秋,53个服务组织从村集体统一托管了3.3万亩小麦开展统一经营,实现增产增效。
三、创建统一管理服务平台,实行闭环管理。一般意义的农业生产托管,只是农民接受单个环节或全程托管服务,服务组织服务后根据服务内容,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前几年我市农民还没有大规模外出务工并且种地收入还是家庭重要收入时,生产托管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外出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年龄偏大(我市基本上在60岁左右),“点菜式”的单环节的托管越来越不适应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需求。“大托管”模式一经推出,就得到农民、村集体和服务组织的欢迎,今年以来全市有135个村、157个服务主体16.8万亩已经开展统一托管经营。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市又探索招商引资组建了安徽农管家农业服务公司,建立“统一经营”服务管理平台,对服务对象、服务主体、支持主体进行统一登记,实行闭环管理。
四、探索农业品种品质提升,创造品牌粮食。 统一经营的首要目标是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重要目标要解决“如何种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大问题。探索从农业新品种这个关键抓起,实行品质提升工程,实现粮食品牌创造。“农管家”服务公司今年安排了5000亩优良水稻品种,打造品牌大米,实现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并且与销售客商在种植前就联系,订单生产,挖掘品牌粮食效益,目前已经有23家粮贸客商赴我市进行实地考察,认订品牌稻谷,销售品牌粮食。
五、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创新,实现共同富裕。在“大托管”推进中,我市一直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和领导带动作用。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托管农民的土地生产经营权时,首先是农民要自愿,同时还要经乡镇和村两级党组织的批准,村里必须经支部会议研究,同意报乡镇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同意,并且这项试点工作一直坚持的是共同富裕,农民不只是得了保底收益就撒手不管了,能劳动的可以参加田间管理,在收获时还要测产并监督收获产量价格,在扣除成本后,还有二次分红。凤台县杨村镇店集村村民一年来不仅获得每亩600—800元不等的保底收益,今年春节还获得每亩100元的二次分红,村集体一年也得到16万元的集体收益,服务组织沿淝糯米合作社年收益近80万元,实现了共同富裕。
创新生产托管方式 推动社会化服务发展 高密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托管“五个一”托出农业“五化”——济阳区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相关情况汇报(2021年7月)
河北垄上行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工作情况总结
搭建智慧监管平台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蹚出贫困山区农业生产托管新路子
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2021年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监测工作的通知
四川荥经:疏通“毛细管” 打通茶产业发展致富路
阿瓦提县:发展特色种植助力村民增收致富